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根据CT分型分别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并探讨其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8例;年龄37~68岁,平均52.8岁;病程2个月~6年。单节段孤立性黄韧带骨化11例;多节段黄韧带骨化19例,其中2例合并颈椎黄韧带骨化,1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上胸段(T1,2-T4,5)5例,中胸段(T5,6-T8,9)7例,下胸段(T9,10-T11,12)12例,上中胸段联合2例,中下胸段联合4例。根据骨化节段CT表现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单纯型18个节段,骨化黄韧带单侧,骨化较薄或双侧均较薄,未融合;复杂型42个节段,骨化黄韧带弥漫性融合,或呈结节型。21例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9例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瘫;括约肌功能障碍26例,JOA括约肌功能评分为1.97±0.56。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20±0.76。单纯型行"揭盖法"切除,复杂型行"薄化法"切除。对于减压范围较大者减压后行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减压2~6个椎板,平均3.1个。3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切口处血肿。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2~96个月,平均26个月。22例束带感均消失;28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中,完全恢复18例,部分恢复10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73±0.4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3.57±0.77,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平均为86.1%,优2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结论:根据不同CT分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92.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结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先行俯卧位骨折手法整复,然后行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术前、手法整复后和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的形态改变,观察背痛缓解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19例患者术前、手法整复后与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的前缘高度相应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内背痛明显缓解。结论:伤椎的复位与固定是手法整复与后凸成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后凸成形之前充分的手法整复利于后凸成形术施行,并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指神经端侧吻合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重建指尖皮肤感觉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7例65指,均采用指神经端侧吻合恢复指尖感觉神经支配。结果57例65指均Ⅰ期成活,指腹饱满,外观理想,耐磨性好,两点辨别觉满意。结论端侧吻合指神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4.
手感探路法在腰椎滑脱椎弓根植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腰椎滑脱的治疗上,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同时复位与稳定滑脱椎体,矫正脊柱矢状位对线,而准确植入椎弓根螺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由于腰椎滑脱骨结构的改变,易导致椎弓根螺钉植入点和植入角度的错误.2002年9月~2003年10月,我科对22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手感探路法植入椎弓根螺钉120枚,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新进展.方法采用德国Link公司Wolter锁骨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7 例.采用Lazzcano标准对肩关节进行功能评价.结果随访6~18个月,优15 例,良2 例,差0 例.术后无再脱位及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采用Wolter锁骨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是目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6.
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技术)在C臂X线机透视监测下采用国产异型钛钢板替代进口钢板治疗下肢围关节骨折24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介绍1992年~1993年2月应用AMD结合推拿治疗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AMD术后即刻根性疼痛消失5例,经直腿抬举等推拿后另2例症状亦完全消失,3例进一步改善。优良率81.8%。  相似文献   
98.
正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类因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逐步纤维化、溃疡、脱失的常见慢性关节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等。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1])。骨关节炎好发于长期负重的活动关节,由于人类直立行走、负荷运动的特点,膝关节骨关节炎最为多见且症状较为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缝线锚入法修复后路软组织预防术后早期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缝线锚入法修补后关节囊的病例,研究锋线锚入法对预防早期脱位的作用。术中F型切开并完整保留后关节囊。取5号EHTIBOND缝线4根。中部对折。打结2个后置入髓腔。使缝线依靠线结锚着在股骨假体与髓腔后壁间。深度约2~3cm,作为后关节囊股骨侧止点,使切开之关节囊及外旋小肌群一起缝合固定于股骨颈后壁。术后观察早期的安全活动范围及脱位情况,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组中无术后髋关节脱位出现,无感染及假体松动出现。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97.6%。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锚入式缝合法修补后关节大大增加了髋关节的后方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预防术后早期后脱位的发生,且允许术后早期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获得性低位髌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获得性低位髌骨的概述和定义 低位髌骨可以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和混合性.先天性低位髌骨指出生不久就出现髌骨距离股骨滑车较远.获得性低位髌骨主要是指继发于创伤或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等手术后形成的,以髌骨远离股骨滑车或髌韧带缩短为特点[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