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41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58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肥胖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40例和解剖定位组40例,超声定位组在terason 2000+彩色超声引导系统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解剖定位组按照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后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发生误穿动脉、局部血肿、损伤神经、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定位组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明显高于解剖定位组的73%(P〈0.05),超声定位组穿刺置管时间为(9.7±2.6)min,明显短于解剖定位组的(15.4±3.1)min(P〈0.05);超声定位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定位组的15%(P〈0.05)。结论:超声定位应用于肥胖患者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可缩短穿刺置管时间,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12例断腕再植围手术期的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及康复锻炼指导。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断腕再植术患者12例,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康复锻炼要点。结果12例再植断腕全部成活,本组随访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离断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差1例。结论周到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断腕再植成活率的保障,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再植手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宋永伟 《中医正骨》2011,23(4):67-68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占颈椎病的50%~60%[1]。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孙氏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科学而全面的康复护理指导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方法:对44例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有针对性进行了术前、后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44例患者中除2例因原有基础疾病而并发了肺部感染外,而无其它的并发症,其余患者均达到功能复位。结论: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而系统的整体护理及辨证施护,可使患者早日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调查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状况并探讨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22例,收集数据做统计分析,脊髓损伤患者95.23%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发生抑郁的几率较高,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消除或减轻了脊髓损伤患者的抑郁,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康复的决心和回归社会的自信。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探讨 MRS 与 DWI 序列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5例颈髓损伤患者的 MRI 平扫图像进行分析,根据 T2 WI 上脊髓信号有无改变,分为 A 组———不完全损伤组(T2 WI 信号无异常)63例和 B 组———完全损伤组(T2 WI 高信号)32例,C 组———对照组50例,进行 MRS 及 DWI 检查,分别测量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乳酸(Lac)波峰面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 NAA/Cho、NAA/Cr、Cho/Cr、Lac/Cho 值及 ADC 值。结果在 MRS 序列上,B 组较A 组中 NAA/Cho、NAA/Cr 显著减低(P <0.05);B 组与 C 组比 NAA/Cho、NAA/Cr 值降低,Lac/Cho 值升高(P <0.05);A 组与 C组比仅 Lac/Cho 值升高(P <0.05)。在 DWI 上,A 组 ADC 值为(0.79±0.17)×10-3 mm2/s,低于 C 组(0.93±0.15)×10-3 mm2/s (P =0.026);B 组 ADC 值为(1.21±0.20)×10-3 mm2/s,明显高于 C 组(P =0.017);A 组与 B 组比较,前者 ADC 值低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3)。结论MRS 可以无创定量测定创区颈髓相关代谢介质的变化,从代谢及分子水平反映颈髓损伤的不同程度;DWI 对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DWI 及 MRS 联合成像对临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AO-C2、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06—2014-12采用外侧锁定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术后采用Merchan评定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获随访平均17.5(12~24)个月,无骨不愈、钢板断裂及膝关节畸形发生。末次随访疗效按膝关节功能Merchan评分评定:优3例,良9例,可2例。结论外侧锁定解剖钢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陈旧性C2、3型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张智  毕军花  蔡小利  李刚  朱明海 《海南医学》2016,(11):1805-1808
目的:观察“S”形截骨术在肢体延长中的应用疗效及常见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肢体延长术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取“S”形截骨术,对照组采取横行截骨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延长长度、延长幅度、牵伸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骨愈合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轴线偏移、疤痕挛缩、延迟愈合、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僵硬、针道感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延长长度与延长幅度分别为(7.8±1.3) cm、(21.8±3.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2±1.6) cm、(22.1±4.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牵拉时间为(111.4±20.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0.2±23.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外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及骨愈合指数分别为(158.3±30.4) d、(347.5±46.1) d、(46.6±5.1) d/cm,均低于对照组(179.1±38.8) d、(379.4±43.9) d、(59.8±20.1) d/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低于对照组的38.5%(1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形截骨术进行肢体延长在取得满意肢体延长幅度基础上还可缩短牵拉时间、加快骨愈合速度,骨愈合指数低、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