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93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70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736篇
预防医学   24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33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0 毫秒
91.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100 mg/次,3次/d,服用半个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剂量为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抑亢丸,6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4%和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3、T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显著高于治疗组的16.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亢丸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恢复,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 观察左心室压力应变曲线评估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心肌做功的价值。方法 将85例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分为松弛性减退组(n=28)、假性正常化组(n=30)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n=27);以同期3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左心常规超声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A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心肌做功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及整体做功指数(GWI)],分析其心肌做功。结果 对照组LVEDD、LVEDV、LVESV及LAD均低于、而LVEF高于假性正常化组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对照组E/A高于松弛性减退组且低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而Ea/Aa均高于其他3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LVEDD、LVEDV、LVESV、LAD及E/A均低于、而LVEF高于假性正常化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Ea/Aa低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0.05);假性正常化组LVEDD、LVEDV、LVESV、LAD及E/A均低于、而LVEF高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对照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松弛性减退组(P均<0.05);松弛性减退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假性正常化组(P均<0.05);假性正常化组GWW低于、而GLS、GWI、GCW和GWE均高于限制性充盈异常组(P均<0.05)。结论 左心室压力应变曲线评估左心室充盈异常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无创左心室压力-应变环(LV PSL)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49例临床确诊AS患者和3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AS患者分为Ⅰ组(CRP<10 mg/L,n=25)、Ⅱ组(CRP≥10 mg/L,n=24)。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根据二尖瓣、主动脉瓣开放及关闭时间构建无创LV PSL,获得左心室心肌做功参数,即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中仅二尖瓣前向舒张早期血流E峰(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Ⅰ组、Ⅱ组E/e'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常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Ⅰ、Ⅱ组GLS、GWI、GCW和GWE降低(P均<0.05),GWW增高(P<0.05);Ⅱ组GLS、GWI、GCW和GWE均低于Ⅰ组(P均<0.05)。结论LV PSL可早期定量评估A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6.
张荣芳  李轶  钱磊  霍剑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543-1545,1550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送检的血培养标本,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 ONET5.6软件.结果 793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7株,阳性率为13.5%.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占所分离病原菌的72.9%,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20株,占所分离病原菌的18.7%,主要为葡萄球菌属;真菌6株,占所分离病原菌的5.6%,主要为热带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主要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敏感率较高,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和头孢唑啉等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该研究中的重症医学科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重症患者细菌耐药率,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分级升高(GGU)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并行R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RP后Gleason分级情况分为升高组(n=42)和非升高组(n=3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GU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本研究中RP后Gleason分级升高42例(53.8%),不变24例(30.8%),下降12例(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RP前内分泌治疗(OR=3.888,P=0.015)、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OR=1.185,P=0.036)、淋巴细胞(OR=0.271,P=0.027)与GGU相关。以上述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95%CI为0.677~0.881), C指数为0.657,平均绝对误差为2.0%。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的患者中, RP术前有内分泌治疗史、FPSA越高、淋巴细胞越低者, RP术后GGU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5例境外输入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胸部CT检查结果、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特异性IgM和IgG抗体、血常规、炎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5例无症状感染者从入院至出院胸部CT均未见肺部有磨玻璃影等病毒感染表现。10例无症状感染者仅在第1次SARS-CoV-2核酸检测时呈阳性,2~3 d后迅速转阴;6例无症状感染者SARS-CoV-2核酸持续阳性时间超过8 d;其余9例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在7 d内转阴。在监测的15 d内,8例(32%)无症状感染者IgG抗体阳性,13例(52%)无症状感染者IgM抗体阳性。首次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后7 d内与>7 d时无症状感染者的IgM与IgG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的有2例,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1×109/L的有3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血清铁蛋白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境外输入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胸部CT常无病毒性肺炎表现,炎症指标及血常规多在正常范围内;抗体检测在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99.
贾长河  谢毅  袁媛  刘博伟  任颖 《安徽医药》2020,24(2):271-275
目的研究微管相关蛋白样激酶 1(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6年 5月至 2011年 7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267例胃癌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267例胃癌组织和 13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DCLK1的表达,分析 DCLK1表达与胃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影响因素, 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 DCLK1表达水平病人的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曲线, Log?rank法比较 5年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差异。结果 DC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 71.9%(192/2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26.1%(36/138)。单因素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神经侵犯、脉管侵犯、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关( P<0.05)。 Cox回归分析显示,DCLK1高表达、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胃癌病人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DCLK1高表达的胃癌病人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较低( P<0.05)。结论 DCLK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是胃癌病人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1.5T MR 扫描仪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诊断布-加综合征(BCS)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5例 MRI 影像资料齐全、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确诊的 BCS,比较 IFIR 序列与 DSA 诊断 BCS 的一致性。结果45例患者中,IFIR 序列正确诊断40例(88.9%),其中Ⅰa 型10例,Ⅰb 型14例,Ⅱ型10例,Ⅲ型6例;DSA 正确诊断41例(91.1%),其中Ⅰa 型8例,Ⅰb 型14例,Ⅱ型13例,Ⅲ型6例;两者诊断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具有高度一致性(r=0.853,P<0.001);但两者在Ⅰa 型和Ⅱ型的分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5T MR IFIR 序列诊断 BCS 与 DSA 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术前筛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