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衰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1次,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其抑郁、焦虑状态,提高其心理状态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肾间质纤维化(RIF)模型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阳性对照组,9 mg/kg)和丹参多酚酸盐低、高剂量组(18、36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灌胃腺嘌呤250 mg/kg建立RIF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液中24 h尿蛋白(24 h UPro)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纤维化情况,对肾小管损伤、肾小球硬化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肾组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大鼠肾组织中Wnt蛋白(Wnt5a、Wnt5b)、β-联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BUN、24 h UPro水平和肾小管损伤评分、肾小球硬化评分、肾组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以及Wnt5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Wnt5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显微镜下可见大鼠肾组织出现系膜增生、纤维组织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组和丹参多酚酸盐低、高剂量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丹参多酚酸盐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趋势。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腺嘌呤致RIF模型大鼠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3.
肠道菌群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机制涉及影响人体能量吸收、炎症反应、自身免疫、肠道通透性等多个方面。研究表明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可以有效改善肥胖。中医"脾"与肠道菌群联系密切,以肠道微生态为靶点的中医药作用机制研究已逐步展开。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中医证候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以脾胃证候为多,但现行研究未能系统阐明各种中医证候与肠道菌群变化规律的关系;研究以单一中医证候模型多见,对中医病证结合模型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较少;对各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多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实验鲜见。目前中医药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治疗肥胖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需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肠道菌群及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为从整体层面阐明中医药治疗肥胖的机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4.
痛经,属"月经不调"范畴,中医又称"经行腹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其病机"或滞或虚",治疗上"或通或荣"。卫师辨病辨证,内服外用,以气血为立论基础,痛经临床实证居多,卫师认为"气血不通"贯穿病机始终,多因气血寒热瘀滞,治疗当以"通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王新志教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王新志教授2012年1月-2017年1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西医诊断为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诊断为中风的医案。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高频药物、常用药对、核心组合、新处方等。结果收集处方883首,涉及药物250味,其中高频(100次)药物35味,有甘草、川芎、石菖蒲等;挖掘得到2~3味药物组合35组、关联规则43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6组、新处方16首。结论王新志教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多用祛风、化痰、散瘀、解郁、补虚之品。本研究得出的用药规律与王教授标本同治,补气养阴直至病本,祛痰化瘀、疏肝理气以疗标实的临证经验相符,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用数据分析《眼科探骊》中内治法治疗内障眼病的用药规律并验证名中医张望之老先生的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并筛选《眼科探骊》中内治法治疗内障眼病的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 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统计、熵聚类、无监督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内治法治疗内障眼病的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眼科探骊》中内治法治疗内障病方剂36首。包含中药80味,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共有11味,其中药物归经频率最高为肝经,药物四气频率最高为温性,五味频率最高为甘味。获得高频药物组合有21个,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6条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个,新处方5首。结论《眼科探骊》中收载的内障眼病方剂多有开郁导滞、通窍明目之效,治疗眼病侧重于从郁论治,并有非大虚莫补之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microRNA(mi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下载公共数据库TCGA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信息、随访结果及miRNA表达情况,根据复发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2年复发)和晚期复发组(>2年复发),连续变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2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分类变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评估2组间是否存在差异,将单因素分析P≤0.01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P≤0.01的miRNA分别为 hsa-mir-550a-1 Nhsa-mir-550a-2、hsa-mir-550a-3、hsa-mir-331、hsa-mir-514a-1、hsa-mir-210、hsa-mir-155、hsa-mir-3170N hsa-mir-4677、hsa-mir-4677、hsa-mir-508、hsa-mir-514a-3、hsa-mir-514a-2、hsa-mir-624,卡方检验显示P≤0.01 的指标为患者肿瘤T分期.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sa-mir-155(OR=0.660,95%CI=0.519~0.841)、hsa-mir-331(OR=1.475,95%CI=1.004~2.168)、hsa-mir-514a-1(OR =0.603,95%CI=0.413~0.879)、hsa-mir-550a-1(OR=1.680,95%CI=1.034~2.703)、肿瘤 T分期(OR=1.640,95%CI=1.126~2.389)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hsa-mir-155、hsa-mir-331、hsa-mir-514a-1、hsa-mir-550a-1的表达水平和肿瘤T分期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四逆汤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的大鼠肝星状细胞TGF-β1/Smad通道相关蛋白及胶原蛋白3(Collagen3)生成量的影响。方法:以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甲强龙,10%含药血清),加味茵陈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10%含药血清),共6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给予TGF-β1(10 g·L-1)并采用相应10%的含药血清培养,并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研究组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 Smad3,Smad7,Collagen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SC-T6细胞Smad3,Smad7,Collagen3蛋白表达升高,Collagen3蛋白表达升高较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茵陈四逆汤低剂量明显降低Smad3蛋白表达(P0.05),加味茵陈四逆汤中剂量明显降低Collagen3蛋白表达(P0.05)。结论:加味茵陈四逆汤含药血清使Smad3,Collagen3蛋白表达下调,Smad7未见明显变化,提示本药在离体条件下可以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9.
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中医按照病因将其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金杰教授认为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中气不足,阳气虚弱,阴火内生,阳气外浮则发热;当以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为治则。金杰教授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及其临证经验辨治内伤发热,认为对其治疗应辨清病因病机,临证时运用升阳益胃汤益气升阳,甘温除热,调畅气机,使气血阴阳恢复平衡,古方治疗内伤发热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0.
以中医"积聚""癥瘕"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脉积""脉癥"概念,阐释了气阴两虚是形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始动因素,痰、瘀、毒是导致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脉积""脉癥"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继发生变的转折点,据此提出了软坚、散结、活血的治则。同时,我们前期的研究,"鳖甲煎丸"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具有的一定防治作用。笔者从"积聚""癥瘕"视角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