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60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肖丽  孟祥玲  赵恩锋  陈亦辉 《安徽医药》2014,(11):2102-2105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2α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为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激活蛋白-2α在129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阳性表达率为87.6%(113/129),阴性率、低度表达率、中度表达率、高度表达率分别为12.4%(16/129),21.7%(28/129),40.3%(52/129),25.6%(33/129)。单因素分析显示激活蛋白-2α表达性质与鼻咽癌的总生存时间相关,激活蛋白-2α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结论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激活蛋白-2α在分期较高的组织中阳性率更高,同时阳性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提示激活蛋白-2α可能是鼻咽癌的一个预后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坚骨胶囊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片1.0 g,口服,bid;塞来昔布胶囊0.2 g,口服,bid。观察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伦磷酸钠70 mg,每周1次。观察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坚骨胶囊1.75 g,口服,tid。3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体征,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各部位骨密度值和足跟骨强度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二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一组>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指标、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双氢嘧啶脱氢酶(DPD)、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均低于对照组;胸廓活动度、脊柱前弯受限、脊柱活动度、甲状旁腺素(PTH)、骨碱性磷酸酶(BALP)、各部位骨密度值及足跟骨强度指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一组、观察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一组与观察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骨胶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价值。[方法]对8例急性MVT患者在手术后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并与常规手术组10例进行对比,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且无死亡病例;常规手术组死亡2例,死因为中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MVT疗效明显,大承气汤灌肠可明显改善术后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卵巢癌胃转移病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 2016年9月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现1例卵巢癌胃转移,分析其病史、影像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病史、影像及CA125能为诊断卵巢癌胃转移提供线索,确诊则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治疗可以参照卵巢癌相关指南。结论 对罕见肿瘤一定要结合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明确相应病灶病理,才能不漏诊,提高诊疗精准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联合多模式镇痛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184例需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2例)两组。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相关指标情况,手术前和手术后6、12、24、48 h疼痛程度,手术后6、24、72 h血清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12、24和48 h,两组VAS评分均较手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手术后6、12、24和48 h,随着时间延长,两组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24和72 h,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多模式镇痛能降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其术后体内炎症反应状态,提高其免疫功能,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根据是否采用超前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对照组术前不采取任何超前镇痛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6、12、24 h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24 h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与曲马多使用量,检测术前和术后6、12、24 h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观察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12、24 h的VAS及IL-6、TNF-α水平降低,术后24 h的PCA按压次数及曲马多使用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89%(3/38)、27.50%(11/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P=0.016)。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ILK在99例宫颈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 ILK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 I~Ⅱ级、CINⅢ级、浸润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7%、72.O%、80.0%、97.9%.各级CIN与浸润癌相比ILK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K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 ILK可作为反映宫颈上皮增生病变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对宫颈非浸润性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硫酸镁预防盖诺注射致静脉炎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硫酸镁外敷与静脉双途径降低盖诺(NVB)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临床使用盖诺88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0例),均采取周围静脉穿刺,治疗组在使用NVB前用地塞米松10mg静注,50%硫酸镁湿敷静脉穿刺点以上皮肤从静点开始至结束10分钟,25%硫酸镁注射液2ml于NVB静滴结束后静注。对照组未用硫酸镁外敷和静注。结果治疗组48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4.6%,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7.5%,经χ2检验,χ2=4.44,P<0.05。结论硫酸镁外敷和静脉注射双途径预防盖诺引发静脉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复荣通脉胶囊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实验性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大鼠体内血栓形成,观察复荣通脉胶囊的药理作用。结果:复荣通脉胶囊可明显增加肾上腺素致微循环障碍小鼠耳廓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径,加快微血管内RBC流速,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可明显减轻实验性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可明显延长大鼠体内血栓形成时间。结论:复荣通脉胶囊可改善微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五色散保留灌肠后冰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用五色散给大鼠灌肠,于特定时间点取前列腺、精囊及动脉血。提取冰片后,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色谱条件:柱温85℃,汽化室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00℃,载气为氮气,正十二烷为内标。结果:冰片含量的线性范围在1.2μg/ml~603.4μg/ml之间,冰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8.3%±2.41%,RSD=2.84%(n=5)。结论:五色散保留灌肠冰片成分能够进入前列腺与精囊组织,其药动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