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和非嗜酸性粒细胞性伴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鼻分泌物涂片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将其分为嗜酸性粒细胞组和非嗜酸性粒细胞组,比较两组症状VAS评分、鼻息肉主观评分、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嗅觉功能、鼻阻力、血清总IgE等指标间的差异。【结果】76例患者中,非嗜酸性组45例,嗜酸性组31例。非嗜酸性粒细胞组鼻息肉在临床病例中占59.2%;两组间症状VAS评分和鼻息肉主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87,P=0.40;t=0.58,P=0.64)。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嗜酸性组的筛窦病变程度较非嗜酸性组严重,存在显著性差异(t=2.11,P=0.03),而其余各鼻窦及OMC区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嗅觉功能以及双侧鼻腔总阻力亦无显著性差异(t=0.15,P=0.88;t=0.57,P=0.6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中不起主导作用,对临床症状、鼻息肉大小、嗅觉功能和鼻阻力等方面没有显著影响,但可能与筛窦的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手术及射频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6例小儿喉乳头状瘤在支撑喉镜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并对其中26例肿瘤范围较广泛,创面容易出血或易形成喉粘连的患儿结合射频治疗.结果:手术时间(11.2±2.6)min,出血量<30 mL;术后3个月28例发音质量良好.36例随访2~5年,3年复发率52...  相似文献   
13.
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的严重临床表现形式,其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可以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基质重建、不稳定斑块破裂引发ACS及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增加被认为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4.
APC基因与大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肿瘤学杂志》2010,16(2):108-110
APC基因为抑癌基因,APC基因失活和突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全文综述APC基因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流产术是指在妊娠14周以内采用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手术时间短,但手术中的疼痛和对手术的恐惧感会给患者心理和生理上带来巨大痛苦。使用简单安全的麻醉使患者在完全无痛或基本无痛的状态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即无痛人工流产)逐渐成为终止早期妊娠的首选方法。现就我院近年开展的无痛人工流产术200例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大肠腺瘤息肉基因(APC)是发现的又一抑癌基因,APC基因失活和突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APC基因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帕金森病至今尚无根治的理想药物,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改善症状,降低治疗的副作用,或减少西药的用量,而达到有望延缓病程进展。方法:集中西医之长采用中药按中医分型证治方法,配合针灸、按摩、磁疗、气功、心理干预、康复训练,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注重合理的生活调摄等综合治疗方法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喉罩的可行性和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方法选择武警兵团指挥部医院麻醉科2011年6~12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传统喉罩组(L组)和免充气喉罩组(N组),每组各40例。记录患者入室后的生命体征基础值(T0),及喉罩置入后1min(T,)、5min(T2),气腹前(T3),气腹后3min(T4)、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通过麻醉机记录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潮气量(VT)、气道压峰值(Ppeak)及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并记录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术后24h随访患者呼吸道及咽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喉罩一次性置人成功率及术后咽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T4、T5、PPeak、PET.CO2均较T3升高,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结论传统喉罩和免充气喉罩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虽然导致气道压力明显上升.但对两种喉罩的通气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文辉 《疑难病杂志》2009,8(8):478-47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合用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对左心室肥厚(LVH)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EH并发LVH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口服厄贝沙坦片)和B组50例(同时口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片),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分别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A/E比值。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IVST、PWT、LVDd、LVMI、A/E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与A组比较,B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合用能明显逆转EH患者的LVH和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测法.后者由于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且价格低廉,被大多数实验室所采用.现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ELISA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本文对ELISA法和免疫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