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脑肿瘤术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因素与转归。方法 对2018-11—2019-10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9例脑肿瘤接受脑部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后3d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静脉血栓情况。通过手术时间、年龄、术后脱水药物使用及性别因素对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术后3个月电话通知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来院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转归。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24.63%。脑肿瘤术后未发生血栓组52例,年龄1~70(48.59±12.59)岁,手术时间(3.36±1.53)h,男女性别比20∶32,术后脱水药物使用与未使用比例40∶12。小腿肌间血栓组17例患者年龄35~75(56.00±10.61)岁,手术时间(3.78±1.13)h,男女性别比4∶13,术后脱水药物使用与未使用比例14∶3。手术时间、性别、是否术后应用脱水药物在脑肿瘤术后未发生血栓组与发生小腿肌间血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通过双下肢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例小腿肌肉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结论 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可发生于脑肿瘤患者术后,其形成的因素与手术时间、性别、术后是否应用脱水药物无关,与患者年龄有关。肌间静脉血栓在3个月后可以溶解。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青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中罪犯血管是否闭塞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青年NSTEMI患者3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罪犯血管闭塞组和非闭塞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症及化验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NLR和MNR与冠脉罪犯血管是否闭塞的相关性。结果:闭塞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胆固醇(TC)、肌钙蛋白(TNT)、NLR、MHR显著高于未闭塞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NLR与MHR是罪犯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NLR和MHR对预测青年NSTEMI患者中罪犯血管是否闭塞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20年2月29日就诊的8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进行分组,住院号奇数为对照组共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住院号偶数为观察组共40例,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干细胞移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采用预见性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姚瑶  褚敏 《临床荟萃》2022,37(9):8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人β淀粉样蛋白1-42(human β Amyloid 1-42,Aβ1-42)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61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DM)组(n=60)、微量白蛋白尿(DKD1)组(n=58)和大量白蛋白尿(DKD2)组(n=43)。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检测患者Aβ1-42、UACR、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并分析上述指标与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DM组比较,DKD1和DKD2组CysC、Aβ1-42均升高(P<0.05),eGFR降低(P<0.05)。与DKD1组比较,DKD2组CysC升高(P<0.05),eGFR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KD1组、DKD2组MoCA评分均降低(P<0.05)。与DKD1组比较,DKD2组MoCA评分降低(P<0.05)。3组MoCA评分与Aβ1-42、UACR、CysC呈负相关(均P<0.01),与eGFR呈正相关(P<0.01)。3组Aβ1-42与UACR、CysC呈正相关(均P<0.01),与eGFR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β1-42、UACR是影响DKD患者MoCA评分的影响因素,Aβ1-42、UACR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患者认知功能越差。结论 DK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与Aβ1-42水平及肾损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分析腰椎多靶点射频联合银质针疗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射频组22例和联合组26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临床治疗有效率.记录2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3、6、12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3、6、12个月,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射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椎多靶点射频联合银质针治疗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近期及中期疗效较好,且风险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观察组白头翁汤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10)以及CD4+CD25+Treg细胞占CD4比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NF-α、 IL-6、 IL-8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10、CD4+CD25+Treg/CD4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IL-10、CD4+CD25+Treg/CD4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白头翁汤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8,提高IL-10,提高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从而维持机体内免疫平衡,有效降低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8.
何娟  戴园园 《安徽医药》2021,25(6):1198-1203
目的 探讨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突变致儿童癫痫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谱.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发现钠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可疑致病性突变,并经Sanger测序验证基因突变来源的儿童癫痫17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共检测到5种不同类型突变,其中SCN1A 8例(47.06%),SCN2A 5例(29.41%),SCN1B 1例(5.88%),SCN8A 1例(5.88%),SCN9A 2例(11.77%);涉及多种突变类型,其中错义突变14例(82.36%),非编码区突变1例(5.88%),剪接位点突变1例(5.88%),移码突变1例(5.88%);3种已报道的致病突变,14种新发现的突变;9例携带遗传性突变,8例新生突变;涉及多种癫痫综合征,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结论 癫痫的发生与编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轻者表型如热性惊厥,预后较好,重者表型如Dravet综合征等癫痫性脑病可导致病儿死亡.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以SCN1A基因突变多见,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为主.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G - 3、TIM - 3、BTLA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 2016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组织6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LAG - 3、TIM - 3、BTLA 在不同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 Kaplan - Meier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探索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AG - 3、TIM - 3、BTLA的表达率较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正常子宫内膜组均增高(P均<0.05)。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均不影响LAG - 3、TIM - 3、BTLA的阳性表达(P均>0.05),而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可以影响LAG - 3、TIM - 3、BTLA的表达(P均<0.05);肿瘤肌层浸润程度会影响TIM - 3、BTLA的阳性表达,但对LAG - 3的表达无显著影响。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LAG - 3、TIM - 3、BTL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P均<0.05),LAG3、TIM3、BTLA是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AG - 3、TIM - 3、BTL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且均为患者预后的负性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0.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健康中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方面,承担重要使命。作者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例,研究其强化政治担当、繁荣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旨在探讨公立医院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经验,为新时期公立医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