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1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2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124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681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9篇
  3篇
中国医学   1816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文题释义:脊柱畸形:指脊柱的冠状位、矢状位或轴向位偏离正常位置,发生形态上异常的表现,可以分为特发性、先天性、病理性及创伤性等原因。绝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但由于该类患者解剖不规则、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其截骨矫形手术风险极高。 3D打印技术:又称“快速成型技术”,术前对患者进行脊柱 CT 扫描,获得相关数据,打印出脊柱模型。脊柱外科医师可以通过模型进行模拟截骨及模拟内固定,设计最好的手术方案。背景:3D打印技术在脊柱外科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很好的辅助手术作用。但是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3D打印辅助后路截骨治疗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辅助后路截骨治疗脊柱畸形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和CBM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关于3D打印治疗脊柱畸形患者的研究。英文检索词为“3D printing” “rapid prototyping” “Spinal deformity”等;中文检索词为“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脊柱畸形”等。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 Rev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6篇文献,282例患者,其中3D打印组139例,常规组143例;②Meta 分析结果显示,3D打印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放射暴露时间方面均小于常规组(P < 0.05);③在Cobb角、Cobb角矫正率、置钉准确率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 < 0.05);④3D打印组和常规组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⑤上述数据证实,3D打印辅助后路截骨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间和手术出血量,改善手术效果。ORCID: 0000-0002-1739-7548(吴荣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3.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孔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等[1]。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为PS临床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梨状肌及其周围神经特殊的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在直肠排便时可出现尾骨疼痛,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且部分患者在下蹲或坐位时可加剧疼痛。PS属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治疗PS多以封闭治疗为主。刘军教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结合最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案,临证治疗PS见解独到。本人有幸跟随刘军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补肾开窍方对6-羟基多巴(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石菖蒲挥发油组、龟板组、补肾开窍方组、IRE1抑制剂组,每组10只。采用大鼠左脑立体注射6-OHDA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石菖蒲挥发油组大鼠给予30 mg/kg石菖蒲挥发油灌胃,龟板组大鼠给予3.77 g/kg龟板液灌胃,补肾开窍方组给予3.77 g/kg龟板液、30 mg/kg石菖蒲挥发油灌胃,IRE1抑制剂组大鼠给予15 mg/kg STF-083110腹腔注射,每日2次,给药30 d。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中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纹状体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家族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需肌醇酶1(p-IRE1)和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自主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与协调性及感觉运动整合功能显著降低(P0.05),单胺类神经递质DA和TH表达显著降低(P0.05),内质网应激(ERS)指标GRP78、CHOP表达及纹状体内p-IRE1、XBP1表达均升高(P0.05)。补肾开窍方可使大鼠的行为学改善,增加脑内DA和TH含量,使ERS指标GRP78、CHOP表达降低,降低纹状体p-IRE1和XBP1水平[与IRE1抑制剂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开窍方可能通过抑制ERS的IRE1/XBP1通路对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杨小静  陈延 《陕西中医》2020,(5):597-599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合并HP感染80例,80例患者分为两组,西药治疗组40例(标准四联杀菌方案),香砂六君子汤组40例(香砂六君子汤辨证给药),对比测评两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记录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两组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情况,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胃镜疗效观察中香砂六君子汤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均为香砂六君子汤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异型增生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估提示香砂六君子汤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HP转阴情况观察中香砂六君子汤组转阴率显著更高(P<0.05),香砂六君子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改善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抑制杀灭HP等多种效果。  相似文献   
86.
87.
丁元庆认为痤疮属于阳证而好发于三阳经循行之处,三阳气机郁闭,郁而化热化火,火热内结是痤疮发病的病机关键,热结、瘀阻、滞毒于三阳经脉,外蒸而结于肌肤是痤疮的病理基础。临证从三阳论治,针对郁热、火热、湿热、毒热病机,太阳痤疮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翘荷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化裁;阳明痤疮用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桃核承气汤或茵陈蒿汤合桃核承气汤、三物白散或小陷胸汤、清胃散合升麻鳖甲汤化裁;少阳痤疮用柴胡陷胸汤、柴胡桂枝汤、桂枝茯苓丸合三物白散化裁。  相似文献   
88.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33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前区肿痛5 d,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余,规律口服甲巯咪唑片(10 mg,tid),半年前开始停药,近1个月复查甲功病情复发,遂继续口服甲巯咪唑片(10 mg,tid),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症状有右侧颈前区肿胀、疼痛,少许瘙痒,无吞咽、呼吸困难,无张口受限,无咽痛、咽异物感,无发热。查体示:T:36.5℃,P 98  相似文献   
89.
温小鹏 《光明中医》2012,27(3):425-426
“人卧则血归于肝”,肝与失眠关系密切,失眠的发病常与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本文从肝的角度,辨证论治,浅谈失眠的治疗. 1 肝与失眠关系密切,失眠的发病常与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 失眠之症,病因多端.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温阳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对患者疼痛介质及血清sVCAM-1、PDGF、BG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温阳补肾法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骨痂生长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疼痛介质及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23%,51/53)高于对照组(75.47%,40/53)(P<0.05).治疗3个月后,2组骨痂生长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PGE2、5-HT、NO、s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DGF、BG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阳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并能降低血清sVCAM-1水平,升高血清PDGF、BGP水平,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