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1篇
中国医学   62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介绍杨洪艳教授结合绝经期综合征不同系统的症状特点,以六经辨证为纲,运用气化理论,诊治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杨洪艳教授认为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潮热汗出等血管舒缩症状,病位主要在少阴;焦虑失眠等精神神经症状,病位主要在厥阴、少阳;骨质疏松、关节肌肉疼痛等骨骼肌肉症状,病位主要在太阴、少阴、厥阴;膀胱炎、尿频尿急等泌尿生殖症状,病位主要在少阴。治疗可参照六经辨治原则,运用气化理论对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辨证施治。杨洪艳教授诊治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可为中医辨治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2.
吴娟  卢家言  吕颖 《江西中医药》2021,52(11):40-42
目的:观察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婴幼儿湿疹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第1周和第2周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结束后的第1个月及第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作用效果及相关机制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随诊,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双白洗剂可能通过维生素D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降钙素1-单加氧酶活性的正调控,NAD(P)H氧化酶活性的负调控,对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反应的调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生物合成过程等通路发挥作用,进一步改善慢性湿疹.结论: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对婴幼儿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3.
彭炳贤  罗子清  张溪 《陕西中医》2021,(12):1692-1695
目的:探讨白虎加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对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加复方薤白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TREM-1和SP-D水平变化,使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评价肺部感染、健康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TREM-1、SP-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PIS评分、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虎加人参汤联合复方薤白胶囊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症状,减轻肺部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54.
左天  袁春燕  马世红  杜炯栋 《新中医》2021,53(16):196-201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的主攻病种和重要难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脓毒症呼吸系统的主要并发症。ARDS在脓毒症多系统损害过程中出现最早,发生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居高不下,临床治疗效果有限。传统中医学既往对该病无系统认识和论述,进一步梳理和探讨该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有利于发挥中医节点干预优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系统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遴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9年12月。由两位录入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Egger检验以评估发表偏倚,若存在发表偏倚则进一步运用剪补法评估偏倚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48个研究,包括4 3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抗生素治疗相比,联合痰热清注射液组在有效率、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有效率存在发展偏倚,运用非参数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可能存在的发表偏倚未对结果造成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增加,结果尚有待临床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56.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 Man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 3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疗效方面,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96,95%CI(0.03,1.90),P=0.04]、24个月后[SMD=1.70,95%CI(0.30,3.11),P=0.02],股骨颈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34,95%CI(0.19,0.50),P0.000 1],VAS评分[MD=-0.76,95%CI(-0.93,-0.58),P0.000 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D=-10.48,95%CI(-11.38,-9.58),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效果优于阿仑膦酸钠。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RR=1.79,95%CI(1.41,2.28),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安全性小于阿仑膦酸钠。结论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在治疗后期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颈BMD,有效降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57.
鹿茸为雄性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带茸毛的幼角经制成的中药,相关药理学研究表明其中的成分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同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调节骨代谢。本文对近年来鹿茸提取物及复方制剂调节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基础研究、动物模型研究及临床研究,以期为运用鹿茸防治骨质疏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胸腰段椎体强化术后三种骨水泥弥散类型在不同载荷下术椎的应力分布变化。方法:通过1例L1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和3例L1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分别呈弥散型、团块型、混合型患者的原始CT资料,通过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 2013及Solid Works 2017等软件处理,建立T11~L2椎体功能单元压缩性骨折及三种骨水泥弥散类型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约束L2椎体下表面所有节点的各向活动,于T11椎体上表面施加均匀分布的400N面载荷,压力方向垂直向下,模拟正常人体上半身重量;同时在T11椎体上表面于不同方向施加10N·m力矩,模拟正常人体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并在T11表面分别施加0.3MPa(低压力)、1MPa(中压力)、4MPa(高压力)分别模拟日常生活活动,比较4种模型在不同载荷情况下应力分布情况。结果:骨水泥注入后,在各级压力下,骨水泥呈团块型分布对术椎应力明显高于弥散型与混合型,4种模型术椎的应力与压力增加呈正相关,在6种载荷下,骨水泥呈团块型分布对术椎的应力均明显高于混合型与弥散型,混合型对术椎的应力较低,且在施加0.3、1、4MPa压力下,术椎在前屈载荷下所受应力最大,团块型应力最高,分别为63.295MPa、84.419MPa、174.96MPa;弥散型为62.348MPa、80.974MPa、160.95MPa、混合型为47.667MPa、62.171MPa、124.35MPa。结论:胸腰段椎体强化术后术椎应力与其所受压力及载荷方向相关,团块型骨水泥是导致术椎应力增高的重要因素,骨水泥呈混合型分布可能是理想的弥散类型。  相似文献   
59.
60.
<正>股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于腓肠肌起点以上2~4 cm以内的骨折,主要发生在年轻人和老年人~([1])。开放性股骨髁上骨折临床发生率低,占股骨远端骨折的5%~10%~([2]),有可能累及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重,常合并血管、神经的损伤,骨折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临床治疗满意度差~([3])。其中股骨髁上骨折不愈合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骨折的严重并发症~([4]),在所有股骨骨折中发生率小于7%~([5])。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