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左强  吴伟  邓铁涛 《新中医》2013,45(12):1-4
以冠心病的防治为例,从治其未生、未发、未传、未变和未复5个方面,全面阐述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以便更好地指导心血管病防治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32.
中医院的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多半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学习中、西医基础课程,实习过程中又忙于考研,忽视了临床轮训实操能力的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不强,临床逻辑思维欠缺。而作为未来的临床医生,他们必须对疾病现象具备较强的调查、分析、推理、判断的综合能力,灵活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处理临床实际问题。因此,培训和养成心血管科研究生的临床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带教的关键。在过去的带教过程中,我们对如何提高中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33.
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治疗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7年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进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开创了医学史上治疗冠心病的新时代[1]。单纯球囊扩张——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 BMS)——药物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分别代表着冠脉介入史上3个里程碑。以PTCA为代表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被广泛用于冠心病的再灌注或血运重建治疗,改变了只有药物治疗和外科开胸搭桥治疗的格局。但支架术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成为阻碍冠心病介入治疗发展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在围手术期乃至术后长期治疗中有效地应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减轻术后并发症,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68岁,因反复胸闷痛3年,马蜂叮蛰后再发胸闷痛、心悸伴头晕乏力、四肢冷汗2 h,于2016年10月17日入院.该患者3年前曾因反复胸闷痛在我院行PCI治疗,后胸闷痛较前明显减少.发病当天上午8时患者全身多处被马蜂叮蛰,继而出现胸闷痛、心悸,头晕乏力,四肢冷汗,伴意识模糊,家属即送其至当地急诊,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6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89/65 mmHg;意识清晰,胸闷痛较前稍减轻,伴心悸、头晕,无头痛,口唇稍紫绀,稍气促,可平卧;体格检查见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62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四肢及颈部多处蛰痕(图1),无渗血、无渗液,肢体皮温凉,伴少许冷汗,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下肢无浮肿;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401.6 ng/mL,超敏肌钙蛋白Ⅰ 0.208 ng/mL,CK-MB 287 U/L,血常规:白细胞12.43×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5%,心电图示:Ⅱ、Ⅲ、aVF、V2-V6导联ST段压低,aVR、aVL导联ST段抬高,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遂转至我院,急诊冠脉造影示:冠脉成右优势型,左主干(LM)未见狭窄,左前降支(LAD)近中远段均可见支架影,支架内见内膜增生,左回旋支(LCX)开口和近端可见80%~90%偏心性狭窄,考虑血栓自溶,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分级标准(TIMI)血流3级,右冠脉(RCA)全程内膜不规整,散在斑块,后降支(PDA)近端有70%狭窄,考虑双支病变,累及LCX和RCA,LCX为犯罪血管(图2),患者不同意植入支架,包扎止血后安返病房.下午复查心电图示抬高和压低的ST段已基本回到基线附近,心肌标志物示:肌红蛋白480.4 ng/mL,超敏肌钙蛋白Ⅰ 7.119 ng/mL,血常规:白细胞16.15×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1%.继续予以ACS治疗方案抗栓以及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诉未再发胸闷痛不适.  相似文献   
35.
背景 不稳定性心绞痛辨病当属中医的“胸痹心痛”,其病机为心脉痹阻,病性是本虚标实。通窍救心油具有芳香开窍、理气止痛之效,在治疗胸痹心痛方面独具特色。目的 观察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途径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4月,纳入合格受试者2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口服组60例、外搽组61例及舌下组60例。对照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3次/d,疗程7 d;口服组、外搽组、舌下组分别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救心油,给药方式依次为口服给药、外搽人中穴、舌下给药,3次/d,疗程7 d。于治疗前后采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心电图、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12)联合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安全性指标和不良反应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组患者心电图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08 3),不劣于对照组(P>0.008 3)。治疗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SF-12、EQ-5D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优于对照组、口服组、外搽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SAQ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3个维度的评分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舌下组优于口服组、外搽组(P<0.05)。治疗后通窍救心油各组安全性指标均无恶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通窍救心油舌下给药途径在确保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能明显改善不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6.
硫元素主要存在于L-半胱氨酸和L-甲硫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中。硫在维持氧化还原稳态或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2月甘波谊团队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首次报道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即在葡萄糖饥饿状态下,癌细胞中胱氨酸转运体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高表达致二硫化物(如胱氨酸等)异常积累,并伴随着NADPH耗尽,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因此种死亡方式具有二硫化物应激的特点,故命名为“双硫死亡”(disulfidptosis)。本文针对双硫死亡的发现过程、双硫应激、硫代谢及双硫死亡与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研究黄连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象,以阿托伐他汀钙为阳性对照,经脂多糖(LPS)诱导以复制炎症细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低、中、高剂量黄连素(5、10、20μmol/L)作用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F-κB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TLR4、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TLR4、MyD8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20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NF-κB含量,细胞中TLR4、MyD88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LR4、MyD88、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诱导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黄连素中、高剂量组TNF-α、IL-6含量,TRL4、MyD88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各给药组NF-κB含量和i 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黄连素高剂量组NF-κB含量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黄连素高剂量组CD20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黄连素高剂量组CD20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黄连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干预小鼠巨噬细胞极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8.
一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破裂患者,经手术、激素、西药对症治疗后疗效不满意,出现术后截瘫,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笔者辨证运用邓铁涛教授的大剂量补气活血方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经验,给予中药、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针灸推拿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明显改善.显示了中医中药疗法在修复术后脊髓神经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确切优势.希望更好的学习、总结和继承邓铁涛学术思想,并在实际病例中运用邓老的经验论治疑难杂病.  相似文献   
39.
吴伟是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吴伟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心力衰竭就是其擅长治疗的病种之一。其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广东省名老中医黄衍寿教授,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以阴阳为纲,将慢性心力衰竭简化为两类证候,其一为气阴虚血瘀水停,其二为气阳虚血瘀水停。心气(阳)虚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关键,常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基本方剂为《伤寒论》中的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本文通过一个临床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0.
进入夏天,受热胀冷缩作用,血管会比冬季更加扩张,不少高血压病人也发觉血压比冬季要正常,所以按常理夏季应该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低发期。但据了解,不少医院的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却连续几天收治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