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病症状分级确定手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后(第21、28、35天)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除颈椎前屈疗效不如对照组外(第21天:Z=2.33,P=0.02;第28天:Z=2.45,P=0.013;第35天:Z=2.44,P=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认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规范化研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AS小鼠模型,RT-PCR检测AS小鼠斑块组织和正常小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AGT的表达水平。以人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为研究对象,转染siRNA AGT、siRNA control,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转染后的AGT水平。MTT检测细胞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后细胞中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S小鼠斑块组织中AGT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小鼠主动脉组织(P<0.01)。siRNA AGT可以有效抑制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中AGT的转录表达。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率与siRNA control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存活率与siRNA control组差异显著(P<0.01),抑制AGT的表达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凋亡率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凋亡率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P<0.01)。转染siRNA AGT后的巨噬细胞RAW264.7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siRNA control组,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siRNA control组(均P<0.01)。结论AGT在鼠AS斑块组织中过表达,抑制AGT可以抑制AS相关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戴伟莉  关铭坤 《新中医》2020,52(2):117-120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炎患者膝痛及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膝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针组、康复训练组、联合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消炎止痛治疗;腹针组给予针刺腹部穴位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下肢肌肉链训练与股四头肌训练;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膝痛改善情况以及运动功能的变化对4种处理方案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腹针组及康复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针组及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腹针组84.33%、康复训练组80.00%及对照组46.67%。治疗1周后,4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4周后,4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4周后疼痛VAS评分显示,联合治疗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腹针组、康复训练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起效更快,治疗1周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已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炎患者膝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明显,尤其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防御方式状况,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0名火车司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防御方式问卷测评应付方式,对测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火车司机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均〈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均与防御方式问卷因子1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躯体化因子分与因子4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火车司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普通人群,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明显缺陷,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5.
刺激健康青年太溪穴和假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针刺太溪穴和假穴后脑激活区的反应。方法: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12例,采用组块模式即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针刺太溪穴及假穴,均匀提插捻转,角度180°,频率90次/min,反复3次。针刺期被试者头部固定,进行fMRI扫描。结果:12例被试者太溪穴(SPM2软件组分析,corrected,0.05,K≥10)主要激活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额中回BA46,其次为左右顶叶的中央后回BA2、BA3,左额叶的额下回BA45和左顶叶的顶下小叶BA40;假穴则没被激活。结论:太溪穴与假穴的激活是不同的,与经脉相关的经络、脏腑与脑激活联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脑卒中后偏瘫上肢肘屈肌群痉挛患者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的杨氏模量值,分析其与改良的Ashworth量表间的相关性,通过检查来确定对肘关节屈曲痉挛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探讨剪切波弹性超声在确定痉挛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脑卒中所致的单侧偏瘫并且肘屈肌痉挛患者(17例女性和19例男性),...  相似文献   
107.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揭示了人体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时”为纲领,提出一个昼夜循环共十二时辰,六经各有“当旺之时”。脐十二地支全息进针法是脐针治疗中常用的定位进针方法,与时间医学密切相关,临床多用于治疗发作或症状有明显时间规律的慢性疾病,若从“六经病欲解时”入手运用该疗法,则因时制宜,因势利导,可获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视觉模拟类比评分(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SHS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温针组、电针组与普通针刺组,在疗程结束时统计疗效.结果:温针组患者治疗后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评分方面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对饥饿条件下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抗原(Myod)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调控肌卫星细胞增殖及自噬的机制。方法:电针"委中"穴7 d后获取并制备不同浓度电针血清。分别以不同浓度(10%、20%、30%)的电针血清及10%胎牛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原代肌卫星细胞干预12 h及24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确定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血清浓度。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原代肌卫星细胞12 h后,将细胞随机分为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最佳浓度电针血清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血清。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血清干预12 h和24 h后原代肌卫星细胞中细胞增殖蛋白Myod及自噬蛋白Becl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10%电针血清、20%电针血清、30%电针血清干预24 h后,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均优于10%胎牛血清(P<0. 01),但3个浓度电针血清之间的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 05),故取10%电针血清作为最佳浓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清干预12 h后,无血清组肌卫星细胞中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干预前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降低(P<0. 01)。血清干预24 h后,无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明显降低(P<0. 01),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表达水平较12 h时升高(P<0. 05)、Beclin 1表达水平较12 h时降低(P<0. 05);与同时点无血清组比较,10%胎牛血清组、10%电针血清组Myod及Beclin 1表达水平均升高(P<0. 01,P<0. 05)。结论:饥饿条件下电针血清可改善肌卫星细胞的营养不良环境,抑制其凋亡趋势,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细胞的过度自噬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