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0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738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472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743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782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919篇
综合类   2283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372篇
  9篇
中国医学   260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加强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从根基上提高医学人才的质量。方法在南方医科大学部分见习生中成立PBL兴趣小组,开展以培养科研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展开学生分组演讲、讨论,最后教师结合临床点评。结果学生反馈良好,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传统教学模式互为补充,并有助于提高其科研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2.
从活性氧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活性氧与卵巢癌的相关性,来阐述恶性肿瘤组织活性氧增加,活性氧是卵巢癌诱发因素;活性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于动态平衡,过度表达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卵巢癌组织中MnSOD表达的意见不统一;抑制MnSOD活性,卵巢恶性肿瘤增生活跃,反之抑制肿瘤生长。MnSOD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以教促学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以珠江医院内分泌科临床实习的南方医科大学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课程为平台,采取随机平行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以理论、操作出科考试及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理论及操作出科考试结果显示采用PBL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以教促学教学法较单纯采用PBL教学法的学生学习效果有显著提高(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PBL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以教促学教学法有较高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认同此教学法。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为基础以教促学模式优于单纯PBL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对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两种抑癌基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stimulatinghormone receptor,tshr)和p16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分析其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寻找PTC的发生机制,并探讨2个抑癌基因在PTC的发生中有无关联性。方法提取50例PTC组织和32例对照组织DNA,进行甲基化修饰,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用测序方法证实甲基化的存在;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两种抑癌基因甲基化之间的关联性及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主要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50例PTC中,有34例(68%)tshr基因、27例(54%)的p16基因启动子发生了甲基化;32例对照组中,2个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分别为7例(21.9%)和5例(15.6%),PTC组2个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61和12.08,P<0.05);2个抑癌基因相关性分析,tshr和p16之间不存在关联性(r=0.23,P>0.05);两种基因启动子在有淋巴结转移的PTC的甲基化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χ2值分别为5.82和5.10,P<0.05)。结论两种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PTC的发生有关,两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PTC的发生中可能没有相关性,但在恶性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以兔背部皮肤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将24只创伤兔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常温实验组、高温对照组、高温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给予局部负压伤口治疗,对照组用纱布覆盖,不给予负压引流。在相应干预后的不同时间对各组动物的创面大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百分比、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高温对照组与常温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时间、创伤后7d创面愈合率、创面感染率及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增高(P〈0.05),而实验组较相应的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高温高湿环境是阻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局部负压伤口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背景:利用蛔虫基因融合技术,可将过敏原ABA-1的主要基因进行融合。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融合蛋白。方法:从Gene Bank和Protein Database中获取蛔虫主要过敏原ABA-1基因和蛋白序列,选定其中的ABA-1B1,ABA-1A2与ABA-1A1基因重组为融合基因BAA,经密码子优化后,全基因合成目的基因BAA并构建于表达载体PET-44a上,经KCM法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克隆,PET-44a/BAA经NdeⅠ和PstⅠ双酶切及DNA测序正确后,转化入大肠杆菌RosettaBlue^ TM中,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和氨基酸测序鉴定目的蛋白。结果与结论:大肠杆菌的融合蛋白BAA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40%,纯化后蛋其白纯度可达90%左右。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45000处可见一特异目的条带,氨基酸测序显示N端15个氨基酸与目的蛋白完全相同。结果证实,融合蛋白BAA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7.
背景:原代细胞的转染效率低下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慢病毒转染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各种干细胞基因修饰良好的转染方法。目的:验证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修饰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将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在含血清或无血清条件下按不同的MOI值分别转染人骨髓基质细胞,长期观察荧光蛋白表达情况。将经修饰的细胞通过立体定向移植入大鼠纹状体内,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基因转染48h后,可见人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无血清条件下的转染效率高于含血清条件下的转染效率,转染成功的细胞在体外持续培养2个月以上未见明显的荧光消减。转染后的细胞可在大鼠纹状体存活并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2个月以上。提示慢病毒是一种高效的转染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慢病毒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可以作为人骨髓基质细胞的示踪标志用于体内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998.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开胸行肺叶切除病人不同时间点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变化情况。方法对44例机械通气行肺叶切除病人术中进行CVP监测,分别监测病人麻醉前基础值(T1)、机械通气后30min(T2)、开胸后(T3)3个时间点病人CVP值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该时间点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测量值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及开胸后病人CVP测量值明显增高,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胸行机械通气病人CVP测量值明显高于开胸前,对其临床意义需结合其他参数分析,以便准确评价病人血液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征以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确诊为腹茧症的13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将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及其预后情况。结果:螺旋CT和B超的术前检查结果符合率分别为76.9%和84.6%,显著高于消化道造影的符合率23.1%。手术后患者腹痛、腹胀、肠音亢进以及恶心呕吐例数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腹茧症通过影像学诊断有一定正确率,但是需要根据各自特点配合使用提高检出率,同时仍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