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9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738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472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1743篇
内科学   487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782篇
特种医学   217篇
外科学   919篇
综合类   2283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372篇
  9篇
中国医学   260篇
肿瘤学   21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636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873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672篇
  2005年   65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VX2肝癌MRI征象的病理学基础。方法移植法建立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20只共32个瘤灶。模型建立后2~4周,全部兔肝癌模型行肝脏MRI平扫,10只兔肝癌模型(包括15个瘤灶)加做MRI增强扫描。MRI检查完成后,留取肿瘤最大横截面标本,行VX2肝癌MRI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结果种植瘤成活率为100%。T2WI 6个瘤灶呈均匀稍高信号,其余26个瘤灶显示特征性瘤内异常信号,其中"结中结征"5个瘤灶、"靶环征"7个瘤灶、"点彩征"14个瘤灶。对照研究证实此种瘤内异常信号病理基础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坏死肿瘤组织。增强后肿瘤环形强化,轻微强化6个瘤灶,中等程度强化7个瘤灶,明显强化2个瘤灶,光镜下轻微强化者强化肿瘤组织有大量点状坏死区,明显强化者瘤内血窦明显扩张。结论MRT2WI可评价坏死肿瘤组织结构类型,兔VX2肝癌肿瘤强化程度与肿瘤内血窦扩张程度及瘤内点状坏死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52.
经蓝碟(LapDisc)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LapDisc手助腹腔镜技术完成27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50~200ml,平均110ml。术后无死亡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随访6~23个月,平均8.6月,未见切口种植复发。结论 手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具有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降低标准腹腔镜手术难度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强脉冲光对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定量分析强脉冲光对大鼠皮肤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强脉冲光在治疗皮肤光老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15只SD大鼠,每只选3个部位用强脉冲光治疗,采用同一治疗参数,能量密度34J/cm2 ,分为3个脉冲,脉宽各为4ms、5ms、6ms,脉冲延时为2 0ms及2 5ms。分别切取治疗后第1、3、5、7、15、30天皮肤和未治疗部位皮肤,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治疗后,第1、3、5、7天皮肤胶原蛋白染色与未治疗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别,第15天强于未治疗部位,第30天明显强于未治疗部位,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明显增多(P <0 .0 0 1)。结论 强脉冲光治疗大鼠皮肤后可引起胶原含量的增加,在实验基础上为强脉冲光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  王丽姿 《护理研究》2008,22(9):757-759
心力衰竭已日益成为心血管病中对病人危害最大的疾病,因此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与护理应引起重视,现对心力衰竭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患者对联合应用诱导化疗和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66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化疗随后放疗组简称为对照纽,诱导化疗随后放疗同期卡莫氟治疗组简称为治疗组.两组患者数均为33例.进行根治性放疗前两组患者均接受两个疗程诱导化疗.治疗组在放疗期间同时口服卡莫氟.结果:诱导化疗有效率高,平均有效率高达87%,其中平均完全缓解率(CR)为8.7%、不完全缓解率(PR)为78.4%.对照组鼻咽肿瘤、颈部转移淋巴结全消平均剂量均高于治疗组,统计学有差异.放疗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颈部转移淋巴结CR均高于对照组(p=0.016,P=0.042).随访期内治疗组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有降低趋势.临床治疗中出现的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口腔粘膜炎、急性放射性皮炎及由卡莫氟引起的热感、尿频、头昏等.结论: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降低了鼻咽和颈部肿瘤完全消退的照射剂量,提高了鼻咽肿瘤和颈部转移灶的完全缓解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有下降趋势.尽管加卡莫氟患者毒的副作用加重,但可以耐受,经对症处理绝大部分患者能按计划完成治疗.在鼻咽癌同步化放疗方案中卡莫氟的推荐剂量为600mg/d,分3次口服.放疗同期口服卡莫氟治疗的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6.
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对PBL教学模式的衍生发展、设计理念、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评价,对在医学临床课教学中采取PBL模式改革以及顺应医学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做一综述,并对P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57.
从机械和电路两方面分析了 KLHZ-001型后装机出源阻力大的原因 ,并分别阐述了维修办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Frailty评分对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MM患者72例,均予以枸橼酸伊沙佐米联合沙利度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分为Ⅰ~Ⅱ级组和Ⅲ~Ⅳ级组。比较2组Frailty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Frailty评分对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 72例MM患者均实施枸橼酸伊沙佐米治疗,总有效率为80.55%;出现不良反应70例、以乏力占比最高,发生率为72.22%,其次为淋巴细胞降低25.00%、贫血18.06%,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2例。Ⅲ~Ⅳ级组Frailty评分高于Ⅰ~Ⅱ级组(P<0.05)。70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均随访12个月,其平均生存时间(22.30±2.28)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ailty评分≥2分是MM患者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Frailty评分预测化疗相关Ⅲ~Ⅳ级不良反应AUC值为0.925(95%CI:0.816~1.00...  相似文献   
59.
79例广东汉族人群HLA-Cw及其KI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HLA—Cw与相应刺激性KIR(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抑制性KIR在广东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对79例广东汉族骨髓移植供者,以DNA技术检测HLA-Cw和KIR表型。根据对KIR识别的特异性,将HLA-Cw分为HLA-Cw^lys.HLA-Cw^asn,分析个体HLA-Cw与相应刺激性或抑制性KIR的识别情况。结果:本组人群中,HLA-Cw^lys、HLA-Cw^asn的频率分别为26.6%、97.5%。表达KIR2DL1而无栩应配体者62.0%,表达2DS1而无相应配体者15.1%。27.8%表达HLA-Cw^asn而不表达相应KIR。25.3%、55.6%有抑制性HLA-Cw^lys或HLA-Cw^asn配体受体对,1.3%和14.0%的个体单独表达刺激性HLA-Cw^lys扣或HLA-Cw^asn配体受体对。15.1%的个体表达KIR2DS1而不表达HLA-Cw^lys。结论:在广东汉族人群中,存在KIR表型与自身HIA表型分离现象。抑制性HIA-Cw-KIR配对表达高于刺激性配对,约1/5单独表达刺激性HLA-Cw—KIR配对。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观察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CNE2、KG1a和U251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种细胞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B)和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UL16结合蛋白(ULBP1~3)基因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AMO-1、BMO-1、M295、M310和M551单抗分别阻断肿瘤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和ULBP3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NK细胞对K562、CNE2和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对U251细胞无杀伤活性。在mRNA水平4种细胞均表达MICA/B和ULBP1~3基因。K56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1~3全部分子;KG1a和U251细胞均不表达5种分子;CNE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2,不表达ULBP1和ULBP3。CNE2、KG1a和U251细胞均高表达HLAI分子,而K562细胞不表达。用单抗分别阻断靶细胞表面相应的NKG2D配体分子,NK细胞对KG1a和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无变化。NK细胞对K562和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可部分被封闭。同种异体NK细胞在体外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不同,其杀伤机制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