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捕获ELISA检测人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 (HCMV)属疱疹病毒科 ,其感染极为普遍 ,在免疫抑制患者及孕妇中常可导致严重后果。本实验采用重组HCMV (rhCMV) gp5 2蛋白[1] 作抗原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鼠抗 gp5 2单克隆抗体[2 ] ,建立了捕获ELISA ,检测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抗原浓度的确定 rhCMV gp5 2蛋白[1] 纯度达 95 %。在捕获ELISA检测程序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p5 2抗原 ,每个浓度重复 3孔 ,将同一抗原浓度的 3个阳性血清A值分别除以 3份阴性血清的平均A值 ,求得P/N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0.6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为1个月,并加用中药提速透化治疗,将药垫置于身休前右侧肝区,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枝黄颗粒剂口服,3g,tid及苦参素注射液静滴,用法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结果:两组均有明显效果,但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人胎肝细胞CCl4中毒模型,研究保肝药物猪苓多糖和水飞蓟宾对人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肝细胞来源于5-7月龄水囊引产胎儿,通过胶原酶消化分离及培养,分别与猪苓多糖和水飞蓟宾作用不同时间后,再进行CCl4中毒。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转氨酶和SOD的变化和观察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镜下肝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来判断药物对肝细胞的作用。结果 经与猪苓多糖和水飞蓟宾作用后的肝细胞,CCl4中毒后其培养上清中ALT和AST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减低,SOD水平增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均表明,猪苓多糖和水飞蓟宾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在相同剂量下,前对培养上清中ALT、AST的降低及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呆护作用优干后。结论 猪苓多糖和水飞蓟宾对肝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4.
成人体内总磷量为700~800 g,大部分存在于骨骼之中,少部分存在于肌肉等软组织中,仅微最位于细胞外液。磷为与细胞结构和功能、骨的钙化以及尿中酸性物质排泄有关的重要成分。正常进食者每天可摄入磷800~1 200 mg。其85%在空肠吸收。磷经肾脏排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约800 mg。临床所测之血磷是指血清中无机磷酸盐所含的磷,正常值在3~5 mg/dl。近年来,低磷酸盐血症的报告有增多之势。据称,在综合医院中低磷盐的发生率达2%。为此,就其诊断和治疗近况作一综述。病因与发病机理一、磷的摄入不足及吸收减少:主要见于饥饿、维生素缺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胰腺功能不全、胆汁缺乏、肠道细菌生长过度、肠切除、肠短  相似文献   
35.
复合干扰素治疗复发及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合干扰素(CIFN)治疗复发及无应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了解治疗前后病毒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用复合干扰素15μg、每周3次、皮下注射,疗程24周,观察治疗结束时及停药后随访6个月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及HCVRNA以及治疗前后病毒水平动态变化。结果复发组和无应答组治疗结束后HCVRNA阴转率分别为90%和45.5%(P<0.05),HCVRNA持续应答率分别为70.6%和20%(P<0.05),复发组较无应答组具有较好疗效。疗效与治疗前的病毒载量有关;持续应答组早期病毒水平(48h)下降(3.0±0.5)log10,部分应答及复发组下降(2.5±0.3)log10,无应答组下降(1.9±0.5)log10,持续应答组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基线ALT水平不影响应答情况(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及白细胞下降。结论复合干扰素15μg可单独用于治疗复发或无应答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前基线病毒载量及治疗后早期病毒水平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6.
秦雪良  陈力 《江苏医药》2004,30(9):709-709
干酪性肺炎起病急,发展迅猛,是一种严重类型的肺结核。现将近4年来收治的干酪性肺炎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自噬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PAECs,分为对照组、CSE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和3-MA+CSE组,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泡形成,Western bol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与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结果:MDC染色示CSE处理可以诱导细胞产生自噬泡,Western blot结果示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表达升高,3-MA预处理后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PI流式结果显示CSE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在3-MA+CSE组,细胞凋亡率较CSE组进一步升高;同时,CSE组细胞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MA+CSE组的caspase-3表达较CSE组进一步升高。结论:CSE能诱导HPAECs发生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能够进一步促进CSE对HPAECs的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激活caspase-3实现。  相似文献   
38.
病毒性肝炎患者临终前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有关临床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以51例死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基础,对临床诊断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临终前各项生化指标中以凝血酶原活动度诊断价值较大,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其次,白蛋白、白球蛋白比例、γ-球蛋白鉴别诊断价值不大。以凝血酶原活动底低于40%作为诊断重型肝炎的必备条件,对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符合率,对慢性重型肝炎有25%(5/20)的漏诊率,并使33.3%(7/21)非重型肝炎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结论:尖对病毒性肝炎重型化指标作进一步的研究调整。  相似文献   
39.
侯世荣  樊祥冲 《江苏医药》1995,21(6):369-371
比较了核糖核酸(RNA)和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疗效。100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和20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用RNA静滴治疗2个月,50例CPH和100例CAH用FGH静滴治疗2个月。结果表明,两药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清转氨酶(ALT)和胆红素(SB)的疗效基本相同,但改善血清白蛋白和蛋白电泳A的疗效RNA明显优于HGF。两药均未见明显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40.
本文采用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中高度保守的5′端非编码区的两对引物,建立了检测 HCV 核酸(HCV-RNA)的巢式(两步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对其中标本 RNA的提取、互补 DNA(cDNA)合成时引物的浓度、PCR 的反应体积以及 PCR 时温度循环程序等进行了优化选择。用该法检测了67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发现52例(78%)为HCV-RNA 阳性。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的27例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16例(59%)HCV-RNA 阳性。这些结果再次证实 HCV 感染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重要病因,并提示仅检测抗-HCV 可能会低估 HCV 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