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医院科研绩效评估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建立一套完整的医院科研绩效评估系统。方法基于文献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确定评估系统中的投入、产出指标内容和权重系数。自2004年至2012年采用本系统,每年1次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年终科研绩效评估。结果确定了科研绩效评估系统中的科研投入(Y)、科研产出(x)和科研产出与科研投入比值(Z—X/Y)等3方面内容及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②分析全院42个科室连续9年的绩效评估数据,结果显示每年的产出/投入比值排名前3位的科室为3个国家重点学科牵头科室(仅1个科室在2010年排名第4);产出/投入比值大于1的科室在9年间增加了3倍。整体的产出/投入比值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重点学科增加幅度较为明显,有实验室建制的科室增加幅度高于没有实验室的科室。结论该科研绩效评估系统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参评科室的科研状况和发展趋势,并且,评估系统对医院科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我国糖尿病足病(DF)病多学科诊疗规范流程,为DF的综合管理提供框架。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根据DF国际临床共识,由北京市某三甲医院DF多学科团队医师撰写指标初稿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10个省、直辖市内分泌、修复重建外科、血管外科的28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立DF多学科诊疗规范指标。选取北京地区16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流程的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规范流程。结果 3轮专家咨询问卷回复率一次为93.3%,其余100%。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91±0.02)。第3轮专家咨询中,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3.57~4.89,变异系数0.06~0.30。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得出DF多学科诊疗规范,共包括8个一级指标,58个二级指标,并在专家论证会讨论基础上形成流程图。结论本研究构建了DF多学科诊疗规范指标及流程,为DF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框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抑制剂(PAI-1、PAI-2)在喉癌中的表达是否具有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27例喉癌患者uPA、PAI-1、PAI-2的抗原表达情况并经半定量分析结合临床随访,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在传统的预后指标中只有肿瘤细胞的分化状态、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细胞生长方式与预后有关(P<0.05);uPA抗原阳性表达者生存时间缩短,PAI-2阳性表达者预后较好(P<0.01);在T1+2组中uPA阳性者生存率明显降低;uPA-阳性/PAI-2-阴性强烈提示患者预后不佳。经Cox分析发现uPA、PAI-2、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状态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PA系统在喉癌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uPA、PAI-2是喉癌患者新的独立的生物学预后指标。uPA有助于评估转移的潜在危险性,并对筛选早期高危险喉癌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填写病例报告表或调查问卷来收集研究数据的方式是经典的数据采集形式,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5.
76.
在临床研究中,大量临床数据能够以连续型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的形式被收集。例如血压,血糖,BMI等等。从信息的说明能力看,连续变量能够通过数值的增减,充分表达临床特征的变化细节,因此在针对差别的分析中,其验证能力最为突出。故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7.
临床预测诊断能力研究是医学科研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预测诊断分析,我们可以推知未来特定时间长度内的患病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干预高危人群,提高医疗干预效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此类方法,利用容易获得的临床数据估算那些在临床过程中不易测量或必须通过侵袭性手段以及昂贵的测量方法才能获得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78.
作为自然科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不断地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临床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这也使医学研究的伦理学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临床医学研究,必须遵循伦理学准则。《赫尔辛基宣言》指出:只有在符合患者的利益时,医生才可提供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医学措施。这一论点提醒我们:在医学研究中,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他们首先是人,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尊重并充分保护他们的利益。在临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血清肌酶谱在不同类型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之间的表达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9月确诊的578例肌肉病和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其血清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比值]变化,并比较不同类型肌肉病,以及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CK(χ~2=107.710,P=0.000)、LDH(χ~2=36.382,P=0.000)、AST(χ~2=47.608,P=0.000)和ALT(χ~2=31.72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肌营养不良症患者CK和LDH高于炎性肌肉病(Z=9.297,P=0.000;Z=2.475,P=0.040)和代谢性肌肉病(Z=6.765,P=0.000;Z=5.983,P=0.000),AST高于代谢性肌肉病(Z=-5.363,P=0.000),ALT高于炎性肌肉病(Z=5.619,P=0.000);代谢性肌肉病患者LDH亦高于炎性肌肉病(Z=4.590,P=0.000)。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血清肌酶谱比较,前者CK(Z=-10.975,P=0.000)、LDH(Z=-6.967,P=0.000)和AST/ALT比值(Z=-5.605,P=0.000)升高、ALT降低(Z=3.949,P=0.000);ROC曲线提示,CK、LDH、AST、ALT、AST/ALT比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3(95%CI:0.919~0.966,P=0.000)、0.818(95%CI:0.756~0.881,P=0.000)、0.446(95%CI:0.350~0.542,P=0.217)、0.323(95%CI:0.224~0.422,P=0.000)、0.745(95%CI:0.671~0.819,P=0.000),其中CK和AST/ALT比值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的灵敏度为0.880和0.512、特异度0.961和0.882、最大Youden指数0.841和0.394。结论不同类型肌肉病患者血清肌酶谱表达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为肌肉病临床分型提供线索。AST/ALT比值对鉴别诊断肌肉病与病毒性肝炎具有一定提示意义,不明原因肝酶谱升高者应测定血清CK。  相似文献   
80.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目前是医学界所公认的用于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金标准,在医药产品方面的应用相当广泛。但是对于医疗器械的临床研究而言,出于试验执行难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