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442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4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周易水火"既济"与"未济"理论,从生理、病理方面探讨睡眠与心肾交感的关系,指出肾(坎)中之阳、心(离)中之阴在心肾交感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枢机健运、气机通畅是心肾交感的重要条件,提出以温肾助阳、滋养心阴之法促进心肾交感,以交通心肾、健运枢机之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  相似文献   
22.
信息动态     
曲淼  孙文军  唐启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后插1-后插2,封3
  相似文献   
23.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类型。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得到254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信息。将所收集的资料输入数据库,然后对证候学资料进行聚类分析,最后结合中医诊断学和临床专业知识初步归纳总结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主要中医证候类型。结果:254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主要症状经聚类分析后被聚成类气虚血瘀证、类肝郁气滞证、类阴虚阳亢证、类气滞血瘀证等四类证候。结论:类阴虚阳亢证、类气虚血瘀证、类肝郁气滞证、类气滞血瘀证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常见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双心方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治疗组因未能坚持服药剔除2例,因观察后期数据未能完整记录剔除1例,对照组因观察数据未能完整记录剔除2例,最终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的常规基础治疗,并辅以心理引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双心方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治疗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0周、4周、8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呈递减模式,治疗后4周、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有效率为73. 91%,治疗组有效率为90. 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0周、4周、8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呈递减模式,治疗后4周、8周与治疗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4周、8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心方加减治疗能够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ellgren-LawranceⅢ级膝骨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小针刀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ellgren-LawranceⅢ级膝骨关节炎患者38例57膝,男12例21膝、女26例36膝。年龄45~70岁,中位数6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周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Lequence膝骨关节炎严重度指数评分、Insall指数、沟角、适合角、髌骨倾斜角、髌股指数、髌骨深度指数、滑车深度指数、外侧髌股角和髌骨外移度。结果:治疗开始后2周,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Lequence膝骨关节炎严重度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2.43±1.02)分,(6.45±1.31)分,t=4.748,P=0.000;(10.52±1.56)分,(17.25±2.01)分,t=3.895,P=0.001];髌骨倾斜角、适合角、髌股指数、Insall指数均小于治疗前(9.10°±1.55°,9.87°±1.86°,t=6.589,P=0.035;-6.25°±3.36°,10.17°±2.35°,t=6.534,P=0.003;1.60±0.53,1.90±0.47,t=2.837,P=0.004;1.08±0.23,1.13±1.12,t=2.036,P=0.032);沟角、髌骨深度指数、滑车深度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8.31°±1.86°,138.25°±1.20°,t=0.891,P=0.638;3.56±0.95,3.58±1.02,t=4.842,P=0.855;5.23±1.52,5.19±1.13,t=0.874,P=0.753);外侧髌股角异常率(正常48膝,异常9膝,异常率15.8%)低于治疗前(正常36膝,异常21膝,异常率36.8%),髌骨外移度异常率(正常52膝,异常5膝,异常率8.8%)低于治疗前(正常42膝,异常15膝,异常率26.3%)。结论:小针刀疗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Kellgren-LawranceⅢ级膝骨关节炎,在短期内可以改善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黄连阿胶汤配合西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血压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降压基础上分别采用中药黄连阿胶汤加味或黛力新治疗,并随访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焦虑量表评分、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疗效总有效率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配合西药能有效缓解高血压伴焦虑状态患者的焦虑情绪,可协同降压药物提高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29.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紊乱性疾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单侧或两侧剧烈头痛,偶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具有反复发作、家族遗传的特点。中医认为偏头痛属于“头风”范畴,其发病多由外风引动导致,且与肝风内动有关。散偏汤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所创《辨证录·头痛门》,由川芎、白芷、郁李仁、香附、柴胡、白芥子、甘草组成,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目前应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多使用原方加减用药,或单独应用,或与西药/针刺联合应用。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明显降低偏头痛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内皮素水平等,减少止痛药使用频率,改善偏头痛症状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动物实验多从偏头痛发病不同解剖水平上探究散偏汤加减的起效机制,主要有降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如5-羟色胺(5-HT)、神经肽(NPY),抑制神经元兴奋,阻断伤害性感受传导通路的传递,进而促进脑血液循环,调节神经递质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作用。该文结合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对散偏汤加减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其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应用棋盘法设计,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双黄连与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对30株临床分离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为指标判定中西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双黄连联合阿米卡星FIC结果显示:FIC≤0.5为0%,FIC>0.5~1为16.7%,FIC>1~2为70.0%,FIC>2为13.3%;双黄连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FIC结果显示:FIC≤0.5为23.3%,FIC>0.5~1为73.3%,FIC>1~2为3.3%,FIC>2为0%。结论双黄连联合阿米卡星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数表现为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体外联合抑菌作用较差;而双黄连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表现出的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比例较高,对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