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7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主动脉窦瘤破裂(RASA)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接受TEE引导经胸微小切口封堵治疗的RASA患者的资料。对右冠状动脉窦瘤破裂者,准确测量破口与冠状动脉开口之间的距离,术中以TEE准确引导导丝及鞘管顺利进入窦瘤破口,术后仔细评估封堵伞位置、稳定性及对瓣膜的影响。对右冠窦瘤破裂患者,确保封堵器未遮挡冠状动脉开口。结果 30例RASA患者中,TEE引导下成功封堵20例,其中右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室7例、破入右心房3例);无冠窦瘤破裂10例(破入右心房8例、破入右心室2例)。封堵成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心腔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心功能正常。术后多次复查,封堵器位置正常,主动脉瓣启闭运动正常,未见狭窄及反流信号,也未检测到残余分流。结论 TEE可较为准确地诊断RASA,并引导术者准确放置封堵器;单纯TEE引导下经胸微小切口封堵RASA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猝死。其发生不仅仅是简单的脂质沉积、斑块破裂,此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反应可能在AC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急性时相反应物CRP是ACS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并对其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CS中的含量变化,以探讨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检测甲型 H1N1流感病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甲型 H1N1流感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 2009年 11月 5日至 2017年 1月 15日甘肃省人民医院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所收治的 73例临床资料完整且没有基础免疫疾病的甲型 H1N1流感病人血清总 T淋巴细胞、 CD4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 CD8抗原阳性的 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甲型 H1N1流感病人 CD8+T淋巴细胞在诊断初期即已升高(42.27±11.13)cells/ul,并在恢复期基本恢复正常(29.26±12.99)cells/ul;总 T淋巴细胞、 CD4+T淋巴细胞则在诊断初期有不同程度下降(44.09±13.51)、(47.27±7.73)cells/ul,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 CD4+T淋巴细胞与 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病程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4,0.415,0.618;P=0.892,0.106,0.082),但随病情好转有升高趋势。结论甲型 H1N1流感病人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估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肾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肾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增强的时间、增强水平,将病灶分为富血供、乏血供和无血供。手术切除肾实质肿瘤经病理诊断证实其良恶性,与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透明细胞癌富血供为91%,乏血供为9%;乳头状肾细胞癌富血供为50%,乏血供为50%;嫌色细胞癌乏血供为100%,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富血供为100%,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富血供为100%。32例患者中,3例增强CT未能显示增强,而超声造影显示所有病灶均可见造影剂进入,对>5 cm病灶的血流量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很好地反应肿瘤的血供情况,与增强CT相比,对乏血供肾肿瘤的检测更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25.
孤立性肺病变(SPL)种类较多,如肿瘤、炎性或结核性肉芽肿等,早期鉴别良、恶性SPL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意义重大。临床常用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诊断SPL。本文对PET/CT诊断SPL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了解白塞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加强对白塞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白塞病的20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8例白塞病患者中,男97例,女111例;平均发病年龄(32.86±13.11)岁;病程中位数4.00年;平均住院天数(9.04±4.28)d。30~4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26.44%),男性发病年龄早于女性(P < 0.05)。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口腔溃疡(92.79%)、生殖器溃疡(26.92%)、皮肤病变(13.46%)。基本症状发生率为口腔溃疡(98.56%)、生殖器溃疡(80.77%)、皮肤病变(70.19%)、眼炎(55.29%)等。主要受累系统有消化系统(11.06%)、神经系统(8.17%)、关节(25.48%)、血管(9.62%)等。男性眼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P < 0.05),男性血管受累发生率高于女性(P < 0.05),男性关节病变受累年龄小于女性(P < 0.05)。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升高,血红蛋白(Hb)降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升高。Hb降低比例,IgM升高比例,女性均高于男性(P < 0.05);CRP、FIB升高比例,男性高于女性(P < 0.05)。治疗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使用最多的2种药物为糖皮质激素(75.00%)和沙利度胺(63.94%),最常用的药物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71.63%)。结论:白塞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系统,临床特点各异,存在性别差异,诊断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临床需根据白塞病特点综合诊治,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8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组(ED1组)(3 mg/kg,静脉注射)及大剂量依达拉奉治疗组(ED2组)(6 mg/kg,静脉注射)。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模型,ED1组及ED2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分别于术后3、6及12 h检测各组血清cTnI和心肌·O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并观察心肌病理形态改变。结果  Norm组与Sham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LP组与Norm组及Sham组比较,cTnI、·OH-、MDA、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升高,SOD水平明显降低(P <0.01);ED1组及ED2组与CLP组比较cTnI、·OH-、MDA、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P <0.01);ED2组与ED1组比较,cTnI、·OH-、MDA、TNF-α及IL-1β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P <0.01)。CLP组心肌病理学改变包括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断裂、坏死;ED1组及ED2组心肌损伤较CLP组明显减轻。结论  ①依达拉奉能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及下调炎症因子水平有关;②大剂量依达拉奉(6 mg/kg)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较小剂量(3 mg/kg)更明显。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过去20年间(2001年至2020年),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成为许多疾病的潜在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的文献计量分析。本文旨在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过去20年间充质干细胞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热点,并预测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方法 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搜索了2001年至2020年所有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和骨质疏松症的文献,使用Excel、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出版物发表趋势、区域分布、作者和机构、关键词分析和热点研究趋势。结果 在过去的20年里,关于MSC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文献发表了2 451篇。美国(607篇)和中国(1 154篇)是发表文献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国家。大多数发表文献的研究机构都来自中国。排名前五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组织工程、成骨细胞、衰老、间充质干细胞和核纤层蛋白 A。研究的热点从一开始的体外实验、祖细胞、药物治疗转换到目前的小鼠模型、微小RNA(miRNAs)、支架、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s)、长非编码RNA、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结论 未来关于MSC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将继续高速增长,预测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是小鼠模型、miRNAs、支架、BMSCs、长非编码RNA、细胞外囊泡和外泌体。  相似文献   
29.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编码RNA,是由一段基因中单个或多个外显子及少量内含子的3’端和5’端通过头到尾的反向剪接后环化形成,相对于线性RNA拥有较为稳定的性质。已有许多实验结果证实circRNAs参与神经、消化、内分泌、泌尿等多个系统恶性肿瘤的调控,且在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以circRNAs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编码RNA(ncRNAs)参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调控的相关机制成为研究热点,并有望成为儿童CNS肿瘤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为早期诊断和改善患儿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6): 97-101]  相似文献   
30.
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ESBLs及AmpC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灵  王应芳  张润玲 《检验医学》2007,22(4):496-498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头孢菌素酶(AmpC)的分布及分离率。方法准确鉴定菌株,采用底物为头孢噻肟的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中ESBLs及AmpC酶。结果临床分离175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 49株,阳性率28.0%,包括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弗劳地枸橼酸菌。产AmpC酶22株,阳性率12.6%,包括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其中阴沟肠杆菌产ESBLs及AmpC酶分离率均居首位(分别为55.6%、33.3%)。3株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结论我院产ESBLs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产AmpC酶以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超超广谱β-内酰胺酶(SSBLs)菌株在医院有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