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81.
282.
王建平 《中国药业》2009,18(15):68-69
目的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AP的6例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探讨PAP的影像病理学联系及多层CT表现特征。结果6例患者多层CT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毛玻璃样高密度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呈地图样表现,小叶间隔增厚,可见间隔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HRCT呈铺路石样改变。结论PAP的多层CT表现能够反映其病理学特征,边界清楚的毛玻璃样高密度影呈地图样及铺路石样表现能高度提示PAP,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83.
薛芳  白晓莉  刘文英 《光明中医》2010,25(7):1187-1188
目的比较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与传统体位中药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中药灌肠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位变换中药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作为溃疡性结肠炎优选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284.
邢坤 《河北中医》2010,32(5):728-729
中风后抑郁症为中风后常见并发症,是指中风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2006—12--2009—12,笔者应用艾灸背俞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45例,并与口服百忧解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85.
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建立  张波  李贞杰  史彦芳  方川  崔增学 《河北中医》2010,32(6):816-817,836
目的观察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清醒例数及清醒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52.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10d中度昏迷、浅昏迷患者苏醒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2组治疗后10d中度昏迷患者苏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转醒例数、转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芳香开窍醒脑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86.
认为脾虚湿盛是胸痹发生的基本病因,痰湿瘀阻、瘀热化毒是胸痹的病理过程,"郁"是胸痹发病及病情转机的关键。临床上从脾虚湿盛、痰瘀闭阻、热毒内蕴、肝郁气滞等不同方面进行施治,为化湿解毒开郁法治疗胸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7.
李教授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以肝郁、血瘀、湿热为标.治疗应遵循标本兼顾的原则,在补益肝肾的同时,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李教授根据月经周期,提出以六味地黄汤加减分期论治免疫性不孕症,经后期肾阴不足,重在养血滋阴;经间期重阴转阳,在滋阴的基础上加入理气活血药物以益气活血,促进阴阳转化;经前...  相似文献   
288.
保定市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疾病发病率及乳腺癌病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6769例妇女,采用手诊结合IBS800红外乳腺检查仪(台车式)进行乳房透照,可疑乳腺病变者进一步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摄片及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4370例,患病率为64.56%;乳腺增生病人数为3827例,发病率为56.54%,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3049岁;副乳腺229例,发病率为3.38%,仅次于乳腺增生病;乳腺癌19例,发病率281/10万。结论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倡导妇女定期到专业医疗单位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通过体检筛查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