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应急预案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处置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新发突发传染病信息监测,共享和报告制度,各症候群子课题内部的应急处理方略,应急预案的不同制定等级,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中医药在新突发传染病中的防控作用,预案的整体考虑方针原则与演练6个方面,论述了预案中要考虑的事项,并提出以确定性去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事件当中的医疗资源的协调分配和事故权责体系,以灵活性去处置疫情分析及疫情决策,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脑康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海马区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康组及银杏叶提取物组。ig 4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 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基因(Bax)mRNA,蛋白水平及Bcl-2/Bax。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明显减少;SOD活性明显降低,MDA活性明显升高;Bax 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增高,Bcl-2 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降低,Bcl-2/Bax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脑康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路径百分比明显增加;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Bax 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降低,Bcl-2 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增高,Bcl-2/Bax升高。结论:脑康胶囊可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3.
亚健康状态证候——体质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三者概念的解析,阐明了证候与体质的区别和联系,病理性体质不等同于亚健康状态,基于中医证候、中医体质研究亚健康状态的可行性和优势,提出在亚健康状态的进一步研究中,应以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的潜临床期和临床前期为依托,探寻亚健康状态下反应疾病量变积累的证候和体质的靶向指标,将会对亚健康及疾病防治带来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许彭龄教授治疗痞证用药规律研究,探索整理、挖掘名老中医经验的方法。方法:收集许老治疗痞证医案307例,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共用药物134种,频率较高前10位有:肉苁蓉、黄芪、干姜、灵芝、甘草、诃子、桂枝、莱菔子、巴戟天、鸡内金;多以性温、平,味甘、辛、苦,归脾、肺、胃经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结果,多为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泻、补虚泻实、调肝药物组合。结论:许老治疗痞证采用五味合化、寒热并调、攻补兼施、调肝和脾胃的治疗思想,为中医脾胃病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45.
徐冰 《吉林中医药》2021,41(6):734-737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肝虚证型,倡导补肝之法.笔者研究张氏其法,试从肝脏病理生理等方面分析,总结肝虚证脾胃病的辨证治法方药,并将温肝、补肝之法运用临床,列举医案2则,以资后学评鉴.  相似文献   
46.
传染病一直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传统中医的个体化辨治存在辨证方法无法统一、传统疾病分类方式难以适应临床需求、辨治经验难以推广等问题。阐述了通治法在新发、突发传染病中的应用,为证候、症候群相同的情况下通治法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治法不能体现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辨治过程中各地具体因素,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因此,个体化辨治和通治各具优势,二者结合,有利于新发、突发传染病辨证的准确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藏医传统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周内对照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患者采用藏医口服常用治疗,治疗组30例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患者采用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观察两组关节疼痛缓解疗效比较,观察时间为一周.结果:治疗组骨性关节炎(藏医拜木骨痹)疼痛缓解有效率93.3%,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83.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藏医外治久巴(擦药)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藏医真布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常用口服藏药.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藏医药学60年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以更好了解藏医药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藏医药学为研究主题,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自196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统计,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对作者及机构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主题路径及学科前沿突现词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 282篇,文献在近10年增长迅速,年平均发文345篇;共包含8 122位作者,涵盖384个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以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张艺团队等为代表;共得到9 347个关键词,通过聚类分析等得出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四部医典》为代表的文献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藏区植物资源研究等内容。结论:藏医药研究目前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与较为成熟的研究主题。应继续加强团队间合作,优势互补,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及机制探索,以促进藏医药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9.
【摘要J目的观察调神针法在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中的作用。方法将Fs患者80例,随机分为调神针法、局部取穴针刺、走罐组(治疗组)40例,根据病情辨证采用调神基本腧穴(百会、神庭、印堂、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和五脏调神相关腧穴配合局部取穴针刺和走罐的方法;局部取穴针刺、走罐组(对照组)40例,只采用局部取穴针刺加走罐的方法,每周3次,走罐视情况每周2~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感觉变化和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2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显效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PRI、VAS、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针法可提高疗效,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观察肺组织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深入揭示"肺应秋"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雄性Wistar大鼠肺组织褪黑素受体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季节性变化。结果:①大鼠肺组织褪黑素受体含量四季生理组春分、冬至与秋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②手术组(松果腺摘除模型组)夏至与春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冬至与春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③四季伪手术组春分、秋分、冬至与夏至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秋分、冬至与春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④同一季节3组之间比较,秋分时,手术组褪黑素受体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组与伪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肺应秋"免疫调控机制与肺组织褪黑素受体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松果腺在"肺应秋"免疫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高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