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94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0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991.
目的评价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单臂、开放的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初诊成人Ph+ALL患者入组。采用多药化疗方案,标准诱导化疗为期4周,自诱导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0 mg/d,持续应用至整体治疗结束。有条件和意愿进行移植者,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所有30例患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均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HCR),累积完全分子学反应(MCR)率为70.0%(21/30)。中位随访时间为37.8(32.0~46.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为68.1%,3年无血液学复发生存(HRFS)率为61.6%。63.3%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有43.3%患者达到MCR)。6个月时60.0%的患者达到MCR,达到MCR的患者具有更好的OS(P=0.004)、HRFS(P=0.049)和EFS(P=0.001)。15例(50.0%)患者在第1次HCR期内进行移植,移植组患者HRFS(P=0.030)和EFS(P=0.010)优于化疗组。结论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初诊Ph+ALL安全有效。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NCT02523976。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治疗(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重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VSAA)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IST后6个月血液学反应(HR)的关系。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0月本中心连续收治的94例行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TG)+环孢素A(CsA)治疗的SAA/VSAA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符合入组条件的26例患者IST前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与IST后6个月H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ST前淋巴细胞比例(Lym%)和绝对值计数(Lym#)、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和CD19^+B细胞)比例(%)及绝对值(#)、细胞因子(包括IL-1、IL-2、IL-4、IL-6和TNF-α)水平,在SAA和VSAA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IST后3个月和IST后6个月相比较,上述各参数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有效组IST后3及6个月Lym%、Lym#、CD3^+T细胞#、CD4^+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B细胞#、IL-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无效组IST后3及6个月仅Lym%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ST后3个月,有效组Lym#、CD3^+T细胞#及CD4^+T细胞#显著高于无效组。结论:IST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所反映的免疫抑制程度,以及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所反映的免疫重建,可能影响造血恢复和早期血液学反应。免疫重建过程在IST后3月内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TKI联合化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中心就诊应用CCLG-2008-ALL方案治疗的21例年龄<12岁Ph^+ALL患儿,将患者分为2组:化疗联合TKI治疗组和allo-HSCT组,分析患者的转归情况。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为8(4-12)岁,中位随访时间为58(10-133)个月。所有患儿均采用CCLG-2008-ALL高危组治疗方案诱导化疗,14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高危组巩固化疗的患者,至末次随访时间,9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治疗3个月时,对于未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5例)、复发重新获得缓解(2例)有强烈移植愿望(2例)的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移植患者中6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结论:在TKI时代,Ph^+ALL患儿通过TKI联合强化疗可以获得与allo-HSCT相当的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对于不能获得分子生物学缓解或者复发的患者,allo-HSCT仍然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994.
血浆凝血因子Ⅷ增高与血栓形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栓形成是一类多因子疾病,至今已提到的危险因子约300余个。1865年Virchow提出血流或血液的有形成分以及血管壁的改变是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随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人们在Virchow理论的基础上对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65年Egeberg等报道在一个挪威家族中首例抗凝血酶Ⅲ缺陷症。患者表现有反复静脉血栓形成。随后Egeberg又相继报道了蛋白C、蛋白S缺陷,异常纤维蛋白原,FV Leiden或凝血酶原G20120A突变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最近的研究又提出血浆FⅧ升高是继F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价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挽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既往抗真菌治疗失败后在2021年4—8月间接受ABCD治疗的106例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临床结局以及ABCD相关不良反应指标。结果 106例患者中,ABCD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反应,包括寒颤(60.4%)、发热(54.7%)和畏寒(11.3%)。不良反应多为1~2级。106例患者的ABCD挽救治疗有效率为85.8%(91例,95%CI:77.7%~91.9%)。其中,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有效率为92.6%(25/27,95%CI:75.7%~99.1%),包括毛霉病(9例)、肺曲霉病(5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5例)、马尔尼菲篮状菌病(3例)、肺念珠菌病(2例)患者治疗均有效,3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中的1例治疗有效。7例既往接受过多烯类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挽救治疗均有效。此外,确诊/临床诊断IFD患者6周内均为生存状态。结论 ABCD治疗IFD安全可耐受,肾毒性较低,用于既往抗真菌治疗不耐受或无效患者仍可有效。  相似文献   
996.
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癌症患者进展后的第二大死因。血栓形成和癌症国际倡议组(ITAC)分别于2013年、2016年及2019年制定了防治癌症相关VTE的全球指南。自2019 ITAC指南颁布以来,已有多项关于癌症相关VTE防治的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因此,2022年新版ITAC指南于2022年7月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该指南涵盖了治疗和预防癌症相关VTE的新证据,其中也包括了合并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笔者将对2022 ITAC指南的制定流程及治疗推荐等方面做出解读,以期临床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  相似文献   
997.
凝血酶敏感蛋白和血管新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酶敏感蛋白( T S P) 是重要的内源性血管新生抑制物质,对内皮细胞的作用表现出多重性以及双向调节作用,在不同的实验体系和不同的靶细胞中, T S P 所表现的生物学作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并与其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T S P 与其它细胞外基质或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可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在“肿瘤休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I)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形态学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和门诊的150例初诊或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涂片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诊组50例, 包括男28例, 女22例, 发病年龄43.5(32.3, 58.8)岁;治疗后组100例, 包括男36例, 女64例, 发病年龄34.5(23.0, 47.0)岁。以形态学专家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 评价AI细胞形态分析系统在AML诊疗中对原始细胞识别的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初诊组50份样本AI分析原始细胞比例均≥20%, 达到AML诊断标准。AI分析原始细胞的准确性为90.3%、敏感度为85.5%、特异度为98.0%。AI与专家分析的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82, P<0.001)。治疗后组AI分析原始细胞的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99.2%。AI与专家分析的原始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957, P<0.001)。应用AI分析数据判定, 该组有8例样本AI对AML疗效评估结果与专家分析不...  相似文献   
999.
<正>近年来恶性血液病(HM)患者毛霉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非曲霉属丝状真菌病(non-Aspergillus invasive mould infections,NAIMI)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致病性毛霉目真菌中,根霉属最常见,其次是毛霉属、横梗霉属和根毛霉属,其他种类包括小克银汉霉属、共头霉属、壶霉属以及鳞质霉属,但相对少见。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长期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制剂、合并糖尿病、铁超载以及使用去铁胺等因素均为HM患者感染毛霉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 (AS)早期病变易发生于动脉分叉及动脉弯曲处 ,推测与血液流动方式有关 :此处血流呈低切应力摆动方式 ,血管其它部位的血流呈稳层流方式。单核细胞粘附于血管内膜 ,进而穿过内膜迁移到内膜下成为巨噬泡沫细胞 ,这是AS的病理基础的早期细胞行为 ,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是细胞粘附的分子基础。VCAM 1是参与内皮和单核粘附的主要粘附分子之一 ,了解不同血流方式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粘附分子VCAM 1表达的影响 ,有助于AS发生机制的阐明。方法 :接种的第二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玻片置于平板流动腔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