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36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全部行CT扫描。年龄46~81岁,平均66.7岁。结果:20例诊断为前列腺癌,12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2例诊断为正常,2例诊断为膀胱癌。结论:对局限于包膜内的前列腺癌CT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对C期及C期以上的前列腺癌能做出定性诊断,并能明确肿瘤的范围及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42.
很多研究已证实,出生后早期在富于感官刺激的丰富环境(EC)中生存的动物,与在缺少这种刺激的贫乏环境(IC)或标准环境中生存的动物相比,空间认知能力明显提高,并伴有一系列脑形态学和生化改变。有关这一效应的机制了解不多。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发现的逆向信使,被认为在突触可塑性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NO与环境刺激脑效应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为探讨这一问题,我们研究了在不同早期环境中饲养的大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认知行为的改变。采用24日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配在EC和IC两种环境中饲养30…  相似文献   
43.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附1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近14年来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16例作回顾性研究。男13例,女3例,平均年龄55.8岁;肝内胆管结石7例(43.8%,肝内及肝外胆管结石9例(56.3%)。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予随访。  相似文献   
44.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临床价值(附1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4年 3月~ 1998年 12月 ,采用局部低温、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 11例 ,其中对侧肾正常者 8例 ,单侧肾癌、对侧肾受损者 2例 ,双侧肾癌者 1例。肿瘤直径 1.5~ 6 .8cm ,平均 3.8cm。Roboson分期Ⅰ期 8例 ,Ⅱ期 3例。 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 ,3例行肿瘤剜除术。 结果  11例随访 3~ 5 7个月 ,平均 36 .8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安全有效 ,尤其适宜于局限性、体积小和低期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45.
假性肠梗阻是一种急性或慢性肠运动性疾病,以小肠或大肠胀气和扩张、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和呕吐为临床特点。假性肠梗阻须与机械性肠梗阻相鉴别。前者不是由肠梗阻引起的而是由于重度的肠运动障碍所致的肠扩张。原发性或特发性假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交感神经支配或肠肌层异常所致的肠运动障碍。假性肠梗阻的病人常因肠吸收障碍而导致中至重度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适当的营养支持成为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报告的是一例特发性假性肠梗阻引起大量脂肪泻,联合应用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体会,该病例具有家族性内脏肌病的特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6.
初步探讨正常人膈神经重复电刺激 (PRNS)和肋间神经重复电刺激 (IRNS)特点。方法 :  2 8名健康志愿者 ,男 10名 ,女 18名 ;检测了 5 2侧PRNS、5 0侧IRNS。年龄 2 3~ 6 7岁 ,平均 46岁。均无神经系统及内科疾病病史。用CounterpointMKⅡ肌电图机在室温2 5℃的屏蔽室内检测。用表面电极记录。PRNS时参考极置于紧贴肋弓边缘的第 7或 8肋间隙 ,活动极置于同一肋间隙距参考极 2cm处。IRNS时将上述参考极和活动极互换位置。地线均置于胸骨。均以时限 0 .1ms的方波脉冲电流行超强刺激 ;刺激频率及持续…  相似文献   
47.
脑梗死后细胞骨架和暗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研究细胞骨架的变化 ,探讨脑梗死后神经元及暗神经元损伤的程度。方法7例尸检梗死脑做全脑大切片染色后 ,将梗死及其周围分成 4个区 (0~ 3区 ) ,各区取小块组织 ,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梗死脑的暗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 (MAP2 )、相对分子质量为2 0 0 0 0 0的神经丝 (NF2 0 0 )和星形细胞中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 ,认识暗神经元、细胞骨架与梗死病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并进行病灶内外及其与对侧脑组织细胞骨架变化的对比。结果  1区暗神经元约为 90 % ;2区为 40 %~ 5 0 % ,有些暗细胞伴有细胞骨架的严重变化 ,有的细胞骨架显色正常 ,少数FAS染色阳性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PT的缺口末端描记法 (TUNEL法 )全部阴性。 0区MAP2和NF2 0 0消失 ,1区MAP2和NF2 0 0显著异常 ,提示为不可逆的缺血损伤 ;2区MAP2和NF2 0 0有轻度改变 ,提示损伤可能为可逆性 ;3区细胞骨架正常而星形细胞增生明显 ,表明为损伤反应。结论暗神经元是脑缺血后的主要神经元变化形式之一 ,少数处于凋亡早期 ,多数则尚未凋亡。缺血细胞骨架损伤轻者 ,神经细胞功能有可能恢复 ;损伤重者 ,神经细胞功能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48.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与肌肉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近端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各类型的临床与肌肉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39例做过肌肉活检的各型SMA病例 ,进行临床及肌肉病理学分析。肌肉病理采用本实验室常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技术方法。结果 四型SMA有各自特点。SMA Ⅰ多于出生时发病 ,肌无力及肌萎缩以四肢近端为主 ,血清CPK正常 ,病程快 ,死亡率高 ,肌活检示大组的小萎缩肌纤维 ,常累及整个肌束。SMA Ⅱ发病慢 ,下肢肌无力重于上肢 ,肌萎缩不明显 ,血清CPK偶有升高 ,预后相对好 ,肌活检示少见大组萎缩肌纤维 ,同型肌群化突出。SMA Ⅲ起病隐袭 ,近端肌无力及肌萎缩呈进行性发展 ,血清CPK升高 ,需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鉴别。肌活检变化多样 ,以同型肌群化为主要特征。SMA Ⅳ于 40岁左右发病 ,起病与进展均较隐袭 ,肌活检示神经源性损害 ,同型肌群化为主。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做肌肉活检可为确定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并可为基因诊断研究提供确诊病例。  相似文献   
49.
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并回顾有关文献。对北京协和医院1983~1998年收治并确诊 的17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16例。年龄20~71岁, 平均52岁。17例患者中,14例伴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其中4例合并阑尾粘液囊肿。17例患者中包括1例卵 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卵巢粘液腺癌,1例男性阑尾粘液囊肿。所有病人均经手术治疗1~6次,平均每人2.5次。 2次手术间隔7个月~7年4个月,平均3.6年。术后1年内死亡3例。结论:尽管腹膜假性粘液瘤被认为是一 种分化较好的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但复发是极常见的现象,远处转移几乎不存在。其来源最多见于卵巢 和阑尾。外科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0.
阿司匹林性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阿司匹林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重要类型,近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又有所进展。有学者认为是因为虱气道粘膜的环氧化酶2表达增多所致,也有学者认为是因气道粘膜TC4合成酶表达增多引起,两者均有实验基础及理论支持。了解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病机制可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