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邢亮  金秀均 《新中医》2013,(11):181-182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于鼻黏膜感受特异性过敏原的刺激,鼻黏膜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以阵发性鼻痒、鼻塞、连续喷嚏、分泌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表现,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对于该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采用口服、外用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根据中医学理论,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无副作用的耳穴压豆法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61(52.33±2.34)岁;病程2~72(29.13±3.23)个月。应用运动捕捉技术,测量同一手法操作者向30例患者施者行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对比术者左右手参数不同,分析不同个体特征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运动力学参数影响。结果: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运动力学参数包括旋扳时间、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的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对操作者的旋扳时间相关具有显著性(P<0.01);患者的身高对操作者的最大速度与最大加速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左右手施行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有相近的力学参数,因此左右手的手法操作在临床应用上并无较大区别。经过研究发现,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受试者的年龄、身高等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方内服治疗,连续服用2周,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疗程结束后1个月)进行VAS和ODI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3例患者治疗第1周有效率为86.04%,治疗第2周及随访时有效率为90.69%;在VAS评分及ODI评分上,治疗第1周、第2周与随访均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01),治疗第2周、随访与治疗第1周也有差异(P0.05),但治疗第2周与随访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有效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15.
腰椎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给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关于腰椎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的研究较多,而针对腰椎骨性关节炎为什么会引起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就近几年关于腰椎骨性关节炎引起临床症状的机制研究综述如下,期望增进临床医生对腰椎骨性关节炎认识l和诊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秋水仙碱片组(C组)、轻腰汤加味组(D组),每组10只。B、C、D组进行造模:通过手术将大鼠尾椎髓核移植于臀部肌中,造成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A组只做假手术处理。各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A组和B组用蒸馏水(10ml/kg),C组和D组分别用秋水仙碱片混悬液(10ml/kg,0.01mg/ml)和轻腰汤加味水煎液(10ml/kg,1.035g/ml),每天1次,连续18d。于术后21d处死动物,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的含量,并观察移植髓核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清IgG、IgM及IL1β、IL8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C、D组血清IgG、IgM及IL1β、IL8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切片显示,A组手术部位无明显免疫炎症反应,C、D组移植髓核周围组织局部免疫炎症反应与B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利水渗湿法对大鼠髓核引起的自身免疫及免疫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树椿主任医师为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从事骨伤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骨伤手法钻研尤深,擅长治疗各种骨伤科疑难杂症,尤其是筋伤疾病.  相似文献   
18.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或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退变、劳损、损伤等)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口向后突起或突出,刺激或压迫腰脊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窜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即腰痛伴根性坐骨神经痛或二便功能障碍等症状者,也有人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脱出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常  相似文献   
19.
20.
梁龙  银河  朱立国  杨克新 《骨科》2019,10(2):154-157
目的 通过报道1例椎间孔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囊肿并通过文献回顾,提高对腰椎间盘囊肿的认识,同时为临床应用本方法治疗腰椎间盘囊肿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1例腰椎间盘囊肿行椎间孔内窥镜治疗,通过术后病人症状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应用影像学资料评估囊肿是否被清除。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本病的发病、诊断及治疗。结果 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术后MRI明确囊肿摘除彻底,病理结果与诊断相符。结论 椎间孔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囊肿创伤小、见效快,优势明显,但仍需大量高质量、高循证等级研究来提供足够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