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51.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质蓄积; RT-PCR检测肝脏SREBP1c、FAS、Sirt1、PGC1α、CPT1基因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显著降低(P0.05,P0.01),FGF-19显著升高(P0.01); 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胞内脂滴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整齐;肝脏SREBP1c、FAS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Sirt1、PGC1α、CPT1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 PPAR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芹菜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下调肝脏SREBP1c、FAS mRNA表达,上调肝脏Sirt1、PGC1α、CPT1α、PPAR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研究连翘叶和果多成分代谢,探讨花柱异型植株活性成分代谢差异,确定合理的采收期。方法:连翘按长短花柱植株进行标记,在5~9月份每月采集叶和果;采用HPLC-DAD测定叶和果中6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叶和果中6种成分随时间的代谢变化趋势相似;叶和果中连翘酯苷A、异连翘酯苷A、芦丁、连翘苷和松脂醇-β-D-葡萄糖苷的代谢变化在长、短花柱植株间均表现出一定差异,但这些差异在不同地域间表现有所不同;叶和果中次生代谢产物多在8~9月趋于稳定。结论:连翘长、短花柱植株叶和果的次生代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代谢差异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花柱异型植株次生代谢的差异及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8~9月采集果实有利于提高药材质量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53.
痛经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痛经合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理学机制。方法:观察痛经合剂对正常雌性大鼠体外子宫平滑肌和催产素所致的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及其对雌性小鼠痛经模型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和对小鼠的催眠作用。结果:痛经合剂能显著抑制正常大鼠体外子宫平滑肌和催产素所致的体外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明显减少雌性小鼠痛经模型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阈下发生睡眠的小鼠个数。结论:痛经合剂具有的解痉、镇痛、镇静作用,是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s,HHT)病例,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本组5例HHT患者,通过症状、体征以及腹部B彩超发现HHT的典型特征,结合家族史信息,参照国际诊断标准确诊HHT。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1~73岁,中位数年龄72岁,3例有家族史,2例为散发病例,符合典型症状体征,腹部彩超发现肝脏和脾脏异常血管改变。结论 HHT的诊断应该综合症状、体征以及腹部彩超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对自发性糖尿病小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异槲皮苷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质量和肝质量/体质量;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质蓄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槲皮苷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肝质量、肝质量/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脏SREBP1c、FAS m RNA表达降低(P0.05;P0.01),PGC1α、PPARα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槲皮苷可以改善db/db小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下调肝脏SREBP1c、FASm RNA表达,上调肝脏PGC1α、PPAR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SMAF)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通过预实验,未获得动物的半数致死量,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选取昆明小鼠及Wistar大鼠各40只,雌雄各半,均分为给药组(20只)及对照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组采用一次最大浓度和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小鼠灌胃剂量为6.0 g/kg,大鼠灌胃剂量为3.0 g/kg,对照组灌胃等容积0.5%羧甲基纤维素。观察给药14 d内,大、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进食量、死亡率及毒性反应,计算药物的最大耐受量。结果给药后14 d内,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活动、行为、眼睑、分泌物、呼吸、腹形、排便等均无异常,未见因药物引起的死亡。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给药后7、14 d体质量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雌雄小鼠、大鼠药后7、14 d进食量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4 d后,处死各组小、大鼠,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均未见脏器明显的肿大、萎缩、坏死、充血、出血、水肿等异常现象。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一次性灌胃给药对小鼠最大耐受量6.0 g/kg(相当于人日推荐量的360倍);对大鼠最大耐受量3.0 g/kg(相当于人日推荐量的180倍)。结论 SMAF灌胃给药没有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中药筋脉通(JMT)对高糖条件下雪旺细胞(SCs)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筋脉通胶囊、神经妥乐平(Ntp)及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原代培养SCs,分为正常组、高糖组、JMT组和Ntp组,48 h后用CCK-8法检测各组SCs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SCs细胞IL-1β、IL-6、IL-10、TNF-α、NGF及NT-3蛋白的表达,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SCs上清液中IL-6、TNF-α、N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SCs增殖活性减低(P0.01),TNF-α蛋白表达上调、分泌量增加(P0.05),IL-1β、L-10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NGF的蛋白表达下调、分泌量减少(P0.05,P0.01),NT-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高糖组比较,JMT组细胞增殖活性提高(P0.01),TNF-α蛋白表达量及分泌量减少(P0.05),IL-1β、L-10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NGF蛋白表达量、分泌量及NT-3蛋白表达增加(P0.05);JMT组SCs细胞增殖活性提高,SCs中TNF-α表达及分泌受到抑制,IL-1β表达量减少,NGF蛋白表达增加,其作用优于Ntp组(P0.05,P0.01)。IL-6蛋白表达和分泌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MT含药血清能够提高高糖培养SCs的增殖活性,降低TNF-α、IL-1β、L-10等炎性因子表达,抑制TNF-α分泌,提高NT-3表达,促进SCs分泌NGF,从而起到防治DPN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五子衍宗丸(WYP)一测多评的测定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WYP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与准确性。方法以WYP为研究对象,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建立金丝桃苷、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与其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f_(s/k)),用fs/k计算各代表性成分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对一测多评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在各自线性范围内,五味子醇甲与金丝桃苷、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之间的f_(s/k)分别为0.36、4.86、0.88、7.34、6.35;且在不同色谱仪和不同色谱柱下有较好的重复性;利用一测多评法在不同色谱柱中的计算值与外标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同时对WYP中上述6种成分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WYP的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采用分类树模型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识别高危人群,为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11月入住新生儿病房的5 303例患儿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器械使用、胃肠外营养和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感染现状,应用分类树模型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期间新生儿病房共收治5 303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92例,98例次,医院感染率1.73%,感染例次率1.85%;医院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为主,占63.27%,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占59.46%,表皮葡萄球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单因素分析和分类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有无使用器械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住院时间≥14d、出生体质量≤1 500g且使用器械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为27.48%,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结论低出生体质量、接受器械辅助治疗的新生儿,住院时间长,是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该被视为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加强该人群的管理对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改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外科术后心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广东省人民医院64例CHD术前心功能正常但术后经评估诊断为心功能不全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常规使用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后复查。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肝及肾功能,IgG、A、M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浓度。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较对照组患儿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血清IgG、A、M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可以改善CHD患儿外科术后的心功能和免疫功能,口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