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压迫脊髓、神经根,临床上可出现脊髓损害症状及神经根刺激症状。根据矢状位影像将其分为五种类型:连续型、节段型、混合型、局限型及萌芽型。萌芽型是后纵韧带骨化的早期形式。典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在MRIT1象上表现为前方椎体骨髓与后方脊髓间低信号或等信号带,在T2象上位于前方椎体骨髓与后方硬膜囊间,在CT上则直接表现为阳性骨化灶。硬膜囊骨化有单层象和双层象两种CT表现,后者更富特异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在椎间孔内有三种形态。骨密度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间有一定相关性,研究骨密度对理解其起因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2.
关节镜在膝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6年1月用关节镜进行诊断和治疗的32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病人中有15例术前即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并在关节镜检查后确诊,另17例术前未获诊断,术中发现并诊断痛风,所有的病例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术后予以药物治疗,随访3~31个月,疗效满意。结论以膝关节起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并非少见,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痛风具有重要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3.
合并腰椎疾患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合并腰椎疾患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下胸椎黄韧带骨化同时存在腰椎疾患的患者23例,诊断结合X线、椎管造影、CT、MRI检查,体征以肌张力增高和深反射异常为特点;患者均采用病变节段全椎板减压手术治疗。结果23例均获随访,时间10-36个月,手术减压1-3节胸椎椎板,患者在末次随访时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改善。术后功能恢复优4例,良13例,可6例。术后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因腰椎疾病而再次接受手术。结论合并腰椎疾患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需要注意将客观体征与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尽早诊断、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利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凝胶,将其与软骨细胞复合,观察软骨细胞增殖与表达,为组织工程软骨构建提供良好支架材料。方法将兔静脉血使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检测其中多种生长因子浓度,并与分离培养的兔软骨细胞混合后以激活剂激活,培养并以MTT法观察软骨细胞增殖情况,使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软骨细胞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并与普通培养软骨细胞比较,明确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混合后软骨细胞增殖表达情况。结果富血小板凝胶萃取液中PDGF-AB、TGF-β1、IGF-1、VEGF生长因子浓度明显高于全血(P<0.05)。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软骨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普通培养软骨细胞(P<0.05)。培养7 d后检测软骨细胞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普通软骨细胞(P<0.05)。结论富血小板凝胶与软骨细胞共培养,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表达,是优良的组织工程软骨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85.
齿状突骨折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10%~20%[1]。根据Anderson和D’Alonzo的分类标准,I型很少见且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尚有争议,93%的Ⅲ型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Ⅱ型骨折占2/3~3,4,可导致寰枢椎不稳,造成急性或慢性脊髓损伤,进而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目前对于齿状突骨折、特别是老年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尚缺乏统一认识【2,3]。老年患者由于耐受性差、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有其特殊性。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共随访30例60岁以上老年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目前许多研究报道TKA术后10~15年的患者满意度及假体生存率均高于9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早期效果不令人满意,术后2~5年内即出现失败,需要进行翻修手术。TKA术后早期失败原因中,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顽固性呼吸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及有效脱机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03-10-2011-12收治的325例急性颈椎脊髓损伤,其中117例行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最终81例顺利脱机,36例产生顽固性呼吸机依赖,脱机困难,分析颈椎MRI等影像学资料,判断颈脊髓损伤平面、以ASIA评分评价瘫痪程度、分析呼吸模式、血气分析指标,分析血检指标评价营养状况、以SPSS 15.0对比分析呼吸机依赖组、非依赖组以上指标差异,对顽固性呼吸机依赖组进行强化营养、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呼吸功能定时训练,强化心理素质,增强信心,每日进行定时脱机,每次延长脱机时间直至时间对接、达到完全性脱机。结果 36例顽固性呼吸机依赖最终全部脱机,1例因严重感染最终死亡,脱机救治成功率达到97.2%,其中时间最长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达到38月,时间最短为7周。结论损伤平面高瘫痪重、营养状态差、电解质紊乱及心理恐惧是颈椎脊髓损伤顽固性呼吸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强化营养、调整电解质平衡,加强呼吸功能定时训练,增强心理素质,循序渐进脱机是有效脱机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比较经传统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与改良TLIF治疗老年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TLIF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T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改善及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下床时间短,费用少(P0.01)。手术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JOA改善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TLIF降低了术中对于椎旁软组织的破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术后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89.
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过去常常被认为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禁忌证,所以很少有此类疾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报道。但国外最近的研究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融合或强直的膝关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采用后路经鹰嘴V形截骨、尺神经前置、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均于术后4、10周及6、12个月摄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12-30个月,术后12-18周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优9例,良5例,可2例,差2例。术后尺神经麻痹1例于术后6个月完全恢复;术后5周肘关节异位骨化1例,1例因糖尿病切口延迟愈合。结论解剖型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