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本文采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两种方法制备 rT_3-BSA,并进行了比较,结果混合酸酐法优于碳二亚胺法。采用置换法(rT_3作底物)制备I~(125)-rT_3。本测定法灵敏度5ng/dl,批内变异系数平均5.6±0.23%,批间变异系数11±3.2%,回收率97.8%,抗血清亲和常数为1.6l×109M~(-1)。测定了正常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非甲状腺疾病近1,000例标本的rT_3、T_3、T_4、FT_3、FL_4、TSH 及 T_3/rT_3比值。148名正常成人平均 rT_3为46.9±10.6ng/dl,儿童组rT_3较正常成人组高(P<0.01);甲亢 rT_3(143.3±51.8)明显高于正常(P<0.001);甲减中 rT_3明显低于正常(P<0.01);非甲状腺疾病中 rT_3明显高于正常,T_3、FT_3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一位。这次全国胃癌第二次协作会议在胃癌流行病学、病因学、早期诊断及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胃癌的病因学根据全国胃癌协作组对胃癌高发区及低发区500多万人群的综合性考察研究,认为胃癌发病主要因素有:1.有家族肿瘤、家族胃癌史者,或有精神因素和经常生闷气、吃饭生气  相似文献   
83.
老年心肌梗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院过去10年中患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370例中的老年心肌梗塞253例作了回顾分析.结果提示,随年龄增长,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性别间的差异缩小,临床表现类型也有所改变,不典型或无痛心肌梗塞增多,常易导致诊断上的延误。老年心肌梗塞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亦较多,预后较为严重。本组资料表明,年龄愈大住院死亡率愈高.  相似文献   
84.
糖元累积症为糖元合成和分解代谢中所需一系列酶的缺陷所致的病变,是属常染色体遗传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对糖代谢及其酶的生化研究进展,对本病认识日趋深化,分型日益精细,日前已将本病分为十型。为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本文总结了1956~1977年中收治的本病27例,从其临床及生化改变不同,进行诊断及分型上的分析,发现本组27例型别分布及病程与国外报导有所不同,其分型中以Ⅳ型居首位,病程相对亦长。本文着重讨论了临床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分析肢端肥大症198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资料,并对本病的发病原理、诊断和治疗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本文对76例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中有T波变化及轻度缺血型S—T段压低(<0.05毫伏)或虽无压低,但S—T段水平延长,QX/QT≥50%者进行活动平板试验,换气过度及心得安二级梯试验,并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中,T波变化和上述轻度S—T段异常的意义。活动平板试验的结果:T波变化组中,仅有2例伴有典型心绞痛者呈阳性反应,其余37例(95%)为阴性;S—T段变化组24例中11例呈阳性(48.5%),13例阴性(54.2%);S—T~T变化组13例中5例阳性(38.4%),8例阴性(61.6);S—T段及S—T~T变化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波变化组,(P<0.001)。因此认为对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中出现的轻度的S—T段异常值得重视,其可能是心肌轻度缺血的表现。而对单纯T波变化,是否应作为判断双倍二级梯运动的阳性或可疑阳性的标准,值得进一步商榷。而过度换气试验对判断T波变化的性质并无价值。心得安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对判明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不一定有帮助。  相似文献   
87.
本文收集了从1971~1982年间共17例住院病人,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提出了一些看法。17例中,女13人,男4人,男女之比为1∶3.2。年龄在5~7岁4例,8~12岁13例,以大年龄为多。大多缓慢起病,从发病到住院时间3个月至2年不等。对14例本地患儿进行了家访,目前存活9例,死亡5例,大多死于继发感染、消化道出血、肾衰、脑病等。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传统治法是养阴清热解毒,我院却取其相反途径,采用温通经络、利水渗湿,疗效较显著。目前我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途径正在作进一步探索,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8.
过去结核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慢性传染病,解放后由于防痨机构的建立和防痨措施的加强,结核的患病率逐年显著下降,但仍有一定数量的病人存在,对小儿健康成长危害很大,因此值得重视,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89.
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近年来虽然有了不少进展,合成了一些作用较强的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安替舒通、速尿等,但治疗效果有时还不太理想。对有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利尿剂可无任何治疗作用。尤其是长期和大量应用利尿剂常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肝昏迷和肝  相似文献   
90.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由垂体腺瘤分泌的生长激素(GH)所引起的疾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去除新生物及肿瘤对正常垂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目前有二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千伏 X 线照射及选择性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两者均可引起垂体功能下降及特殊的合并症。为此,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