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102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软组织贴扎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于上海市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康复治疗科和骨科就诊的老年患者共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27)和对照组(n=25)。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软组织贴扎技术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VAS疼痛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分值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Lysholm分值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V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ysholm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软组织贴扎技术治疗,可有效缓解老年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脂质代谢紊乱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胃肠病学》2004,9(2):115-116
肝脏对维持脂质代谢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已有文献报道肝硬化患者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有关脂质代谢紊乱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关系的报道不多。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6例肝硬化患者的脂质代谢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脂质代谢紊乱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 0例,采用rt-PA(5 0 mg/例)静脉溶栓,其中1 O%剂量5 min内静脉推注,余90%剂量60~90 min内静脉滴注。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21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FISS),21 d、90 d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90 d综合生活能力(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治疗后24 h及21 d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访3个月,mRS为0~3分者33例(66%);脑出血者7例(14%),其中症状性脑出血3例(6%);死亡13例(26%)。在发病4.5 h内进行溶栓治疗的41例患者中有25例(60%)获得良好预后(mRS为0~1分),在4.5~6 h内进行溶栓治疗的9例患者中只有3例(33%)获得良好预后。13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仅有5例(38%)获得良好预后。结论在排除心源性脑梗死的情况下,采用rt-PA 50 mg/例治疗发病4.5 h内的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复方四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稳心颗粒)组及复方四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给予标准饮食;其余各组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模型,并于第8周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给予0.9%Na Cl溶液灌胃,稳心颗粒组及复方四参颗粒各组按设定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用药4周后,动脉采血并采集心脏,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测算心脏指数,并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结果:模型组LDH、CK和心质量指数、心室指数均较空白组显著提高(P0.01),而稳心颗粒组、复方四参颗粒高剂量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的LDH和CK值也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而稳心颗粒组、复方四参颗粒高剂量组均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复方四参颗粒中、低剂量在细胞凋亡中晚期也有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Bax与Fas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稳心颗粒组与复方四参颗粒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可显著提高Bcl-2表达、降低Bax与Fas表达(P0.01),复方四参颗粒中剂量组可提高Bcl-2表达(P0.01),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Fas表达(P0.01)。结论:复方四参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双向调节凋亡相关因子,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海马超微结构及海马内多巴胺D1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5只,剔除体质量最轻、负重游泳时间最短和Morris水迷宫实验中90 s仍找不到平台的11只大鼠,其余24只随机分为大平台对照(TC)组、CSD组和CSD+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 (SKF)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CSD模型,SKF组在CSD 15~21 d腹腔注射SKF38393(1 mg/kg).CSD21 d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qPCR检测大鼠CSD后海马内多巴胺D1受体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结果 CSD导致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膜结构破坏可通过使用SKF38393得以改善.与TC组相比,CSD组大鼠海马内腺苷酸环化酶5(Adcy5)、cAMP依赖蛋白激酶α型催化亚基(Prkacα)、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Ras相关蛋白(Rap)1a、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和2(ERK1/2)、磷脂酶C31 (PLCβ1)、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a和Ⅳ(CaMKⅡa、CaMKⅣ)mRNA表达均降低(P<0.05),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α(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磷酸化ERK1/2、PLCp1和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CSD组相比,SKF组Prkacα、Darpp32、Rap1a、Rap1b、ERK1和CaMKⅣmRNA表达均增加(P<0.05);PKAcα总蛋白及其磷酸化均以及磷酸化CaMKⅣ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但PLCp1和CaMKⅣ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CSD可破坏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使用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可有效改善海马超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PK和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06.
<正>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GC),又称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原发性脑肿瘤,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增生而原有大体解剖结构保持相对完整为特征[1],是神经胶质瘤的一种少见形式。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对该疾病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临床检出率有所提高,但仍属少见疾病。而以脑炎症状急性起病,病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院收治原发性肝血色病1例,表现为慢性病程,自幼皮肤黏膜黄染,家族中有7人出现类似症状.近期合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出现腹痛和黄疸加重而就诊.铁代谢及影像学等检查均提示肝血色素病.  相似文献   
109.
放置双J管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并发顽固性肾绞痛15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放置双J管治疗孕妇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0—2004年行局麻下放置输尿管双J管治疗15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肾绞痛孕妇。患者年龄23~35岁,平均28岁。初诊时孕周8~26周,平均20周。结石最大径3~15mm。均有典型肾绞痛症状,经解痉镇痛治疗无效。结果 15例患者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逆行置入输尿管双J管后肾绞痛症状均缓解。其中2例双J管自动滑出,反复置管2~3次。3例存在患侧腰区轻度不适,1例出现间歇性肉眼血尿。无产科并发症。15例孕妇均顺利足月分娩。分娩后,6例发现结石自行排出,6例行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3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5例患者双J管留置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 对于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的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孕妇,置人输尿管双J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郑洁 《家庭用药》2009,(12):3-3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因非常复杂,长期高血压可直接造成心、脑、肾、眼底等多种重要脏器的损害。中国是脑卒中高发的国家,血压升高是中国人群脑卒中发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升高还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当控制总胆固醇和吸烟后,收缩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心梗发病危险增加约40%。所以。持续稳定降压是治疗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