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介绍陈锦黎教授从脏腑辨治带下病经验。从脾论之,自拟健脾方加减以健脾益气、升阳化湿;从肾论之,自拟补肾方加减以固肾护元;从肝论之,自拟疏肝补肾方加减以滋补肝肾、固精止带;从肺论之,自拟宣肺方加减以宣肺益气、通调水道;从心论之,自拟方药以清泻心火;且在上述大法中,常稍佐活血化瘀之品以行气化瘀,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92.
介绍王大增教授运用四逆散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四逆散为基本方,根据不同的伴随症状和月经周期予以加减;月经过多症,经前多用四逆散和四物汤加减,经后多予四逆散和补中益气汤或归脾汤加减;妇科手术后盆腔粘连,多予四逆散加活血化瘀通络之药治之。  相似文献   
93.
中药及中药复方是一个复杂系统,中药药效物质是中医药发挥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中药药效筛选和评价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引进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斑马鱼作为新型模式动物的优势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其在中药药效筛选和评价中的应用日见广泛,并逐步扩展至毒性评价、药物代谢等多个方面。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斑马鱼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有利于中医药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94.
大鼠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气虚型颈椎病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颈椎病模型组和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气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制造的气虚模型而制成。通过动物的行为、体征、体质量、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乳酸脱氢酶(LDH)来验证气虚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聚集蛋白聚糖(Agcl)、Ⅱ型前胶原基因(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以证实颈椎病模型的成立。结果:与正常组和颈椎病组比较,气虚型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精神委靡、倦怠、少动、喜卧、毛乱无光泽、眼睑下垂等气虚证的表现,体质量下降;cAMP、cGMP升高,cAMP/cGMP降低(P〈0.05,P〈0.01),LDH升高(P〈0.05);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Agcl、Col2al和TIMP-1基因表达降低,MMP-13表达增高(P〈0.05,P〈0.01)。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的方式可建立大鼠气虚型颈椎病模型,气虚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95.
96.
目前中国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一般使用“受试者”一词,国际上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对这一概念的不断认识,经历了具有理性、人文特征的嬗变。在法语世界中,现如今一般表述为“les personnes qui se prêtent à la recherche”(“同意或承诺<进入>研究的人”), “voluntaire”(志愿者),在英语世界中,除了 “subject”一词,还有“participant”(参与者), “volunteer”(志愿者)。通过以英语、法语、汉语为“历时性”研究线索,用“同时性”方式考察《纽伦堡法典》时代,《赫尔辛基宣言》时代以及当下这三条时间线索中所涉及的同一概念和意义,以及它们各自在英语、法语、汉语中的“存在状态”。对 “subject/sujet”“les personnes qui se prêtent à la recherche”“participant”和 “volunteer/voluntaire”进行概念、表述、语义辨析,根据生命伦理、医学伦理学之尊重自主原则出发,呼吁中国官方和学界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重新进行研究,从概念、表达、语义、意识、认知、行为等层面去真正理解这一概念、群体的意义,进而提出替代表达方式,为法律文件中的表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方邦江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急性发热,应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衷中参西,灵活运用。对于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位、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在清热同时兼顾养阴益气,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的。对于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为感受风热之邪后热邪壅滞于肺,以清肺化痰平喘为法,立足表邪未解兼有肺热喘咳之麻杏甘石汤,尤其擅于重用石膏。针对内伤发热应根据证候、病机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虚火宜补,实火宜清。  相似文献   
98.
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诊断、影像、疾病分期分级等。电子病历蕴含疾病描述、诊断、检查、治疗等大量临床数据,在医学专家和信息学家的共同参与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电子病历数据的研究急剧增加。虽然该方法目前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与传统人工研究相比其具有更快速、经济、方便等优势,有望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医学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电子病历数据的现状,包括相关技术、具体实例、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
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工智能(AI)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国家战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各个环节(如虚拟助理、医学影像、药物挖掘、营养学、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精神疾病、可穿戴设备、风险管理、病理学和临床诊疗活动等),AI已取得极大的发展。本文就医疗活动中较为成功的AI研究,即AI与病理诊断、眼部疾病、皮肤疾病、医学影像、中医药、心电监测、手术机器人、肿瘤治疗、医学科学研究作一系统性的评述,阐述医疗领域AI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相信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将会推动医疗领域革命性的进步,使广大病患受益。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李祥云教授治疗妇科出血症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