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6 毫秒
41.
介绍施杞教授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初期治以活血化瘀通络,中期益气化瘀,晚期补益肝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注重立体思维分析,除中药内服外,还可外敷中药,配合耳穴按压、整腰三步九法、十二字养生功、骶管封闭等方法。  相似文献   
42.
探讨施杞教授防治骨代谢疾病的学术思想。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认为肾精亏虚、阴阳失衡、精亏骨损是骨代谢疾病的病理基础,创立补肾益精和调和肾阴肾阳等治疗法则以及临床系列研究方案、技术和指南;阐明了补肾益精法通过恢复成骨细胞主导的骨生成和破骨细胞主导的骨吸收的平衡,维持骨稳态、防治骨代谢疾病的作用机制。补肾益精法防治骨代谢疾病是对"肾主骨""肾藏精"等理论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
气血理论是辨证施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施杞教授根据慢性筋骨病"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经络闭阻"的病机特点,形成了"调和气血法"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原则。以圣愈汤作为基础方,意在传承"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伤科学术精髓,并形成了以益气化瘀为核心的13个协定方。通过临床与基础研究,"以气为主"通过益气恢复气的推动、防御、营养等功能,可以调节激素水平、改善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延缓细胞凋亡、促进基质蛋白多糖和胶原合成、提高细胞黏附功能,从而维持骨结构与功能;还可抑制炎症介质,调节细胞因子,提高免疫功能。"以血为先"通过祛瘀达到行气的目的,可以改善骨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以利于营养物质进入骨骼,并调节血钙、碱性磷酸酶。"调和气血法"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作用。  方法:将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予益气化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比较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组内术后第1天与第7天比较,D-D、FD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前与术后第7天比较,D-D、FD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第7天比较,治疗组D-D、FD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②组内术前、术后第1天与第7天比较,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术后第7天比较,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化瘀方可明显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预防深静脉血栓,且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5.
殷磊  张小晋  李冬梅  莫文 《中国康复》2017,32(3):222-223
目的:观察扶他林乳胶剂耦合下聚焦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扶他林耦合下聚焦超声波治疗)及对照组(聚焦超声波治疗),2组均治疗2周,采用VAS评分、WOMAC量表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在WOMAC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上无显著性差异,在VAS评分及WOMAC疼痛项评分比较上,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聚焦超声波治疗可明显减轻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活动不利等主要临床症状;扶他林乳胶剂的特性适合作为聚焦超声波治疗的耦合剂,且两者结合应用在镇痛效果上优于单纯聚焦超声波治疗。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入住上海龙华医院骨伤科病房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运用跟骨骨密度仪进行足跟部骨密度检测,填写中医证候问卷调查量表,对相关证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结果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脾肾阳虚型37例,占46.25%;肝肾阴虚型13例,占16.25%;气滞血瘀型14例,占17.50%;其他证型16例,占20.00%。绝经时间较久的妇女中,脾肾阳虚型患者易发生至少2次及其以上骨折,以髋部、脊柱骨折为主。结论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出现骨折多因肌肉协调性下降而摔倒造成,脾主肌肉、肾主骨,若脾肾亏虚则无以濡养肌肉、骨骼,筋缓骨痿,因此,"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其高度的复发性和转移性,患者多预后不良,因此寻求一种新型的治疗靶点非常迫切.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可干扰多种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miRNA对骨肉瘤的作用机制不断被揭示,多种新型分子靶点被挖掘,为深入研究骨肉瘤的发病、转移、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结合近年的最新报道,对影响骨肉瘤的相关miRNA及其与骨肉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对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观察,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以探讨临床"影症"之间的关系,寻找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3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脊髓压迫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信息、临床症状、体格状况、影像学资料,整理数据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agata分级、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均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两两成正相关,不同颈椎管Pavlov值患者的N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影响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其中MRI T2加权像髓内高信号、颈椎管Pavlov值0.75以及二便异常是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像学Nagata分级、NDI可用来评估患者颈脊髓压迫症严重程度;MRI T2加权像髓内信号、颈椎管Pavlov值以及二便情况可用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49.
腰骶部移行椎(LSTV)是腰骶椎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生率为4.0% ~ 35.0%,骶化的腰椎椎体形态表现多样,包括从横突肥大到横突与骶骨完全融合等多种类型[1-3].腰化的骶椎椎体倾向方形化,并且有完整的S1/S2椎间盘结构.LSTV易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滑脱,LSTV的上位节段更容易发生退行性疾病,当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脊柱脊索瘤中E-cadherin和P120ct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局部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脊柱脊索瘤标本和5例胎儿脊索组织标本中E-cadherin和P120ctn的表达情况。结果脊索瘤标本中E-cadherin和P120ctn的胞膜表达减低率分别为75.0%(30例)和67.5%(21例)。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侵犯的椎节数目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P120ctn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1)。二者均与肿瘤的平均复发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和P〈0.01)。另外,E-cadherin和P120ctn的表达下调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证实P120ctn和肿瘤病理分级是脊柱脊索瘤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脊柱脊索瘤中常发生E-cadherin和P120ctn的胞膜表达下调,且与脊柱脊索瘤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均是肿瘤侵袭和局部复发的有价值的生物学预测指标,P120ctn是脊柱脊索瘤局部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