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辉  杨亮  蒋玲 《中国药房》2012,(47):4442-4444
目的:研究柴胡、竹叶柴胡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受试样品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受试样品的镇痛作用。结果:耳廓肿胀试验中,在12g·kg-1剂量下,柴胡、竹叶柴胡可使模型小鼠耳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热板法镇痛试验中,在12g·kg-1剂量下,柴胡、竹叶柴胡可使小鼠的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结论:柴胡、竹叶柴胡均具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传经  杨宗渝  赵胜  蔡军 《中国药房》2009,(15):1182-1183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20)采用基础治疗+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PGE1)并与对照组(n=20)采用基础治疗+静脉滴注PGE,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血管超声及血凝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胭动脉及足背动脉管腔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扩大(P〈0.05):治疗组用药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有显著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PGE,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溃疡治愈率,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5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的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选择评定为差(65分以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获得有效患者103例;采用中药熏洗辅以理筋手法治疗,7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复行功能评定,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随访时间为治疗后1~3个月。结果:根据改良的Green-O’Brien评分评定疗效:优60例,良37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94.2%。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理筋手法能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后期患者的功能障碍,根据适应证选择正确及时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为桡骨远端骨折后期功能障碍治疗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清利咽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双清利咽汤,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5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双清利咽汤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树突细胞(DC)诱导和对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用含不同剂量(高、中、低)加味青蒿鳖甲汤动物血清联合细胞因子、不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及单纯用细胞因子,共同培养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R)患者骨髓中分离提取的CD+34细胞,诱导其成为DC,观察各组在不同阶段对DC成熟的影响,以及各组血清中IL-12的分泌变化。结果:含药血清均能上调DC表面特征性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表达水平,较单纯细胞因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含中剂量药血清更能促进DC分泌IL-12(P<0.01)。结论:联合细胞因子的含加味青蒿鳖甲汤的血清,可使来源AML-CR骨髓的CD+34,在体外比单纯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能够更好地促进DC的生长、成熟和分化,并能促进DC分泌IL-12,增加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6.
朴春梅 《中国药房》2011,(19):1757-1758
目的:研究创克酊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创克酊对230株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阳性、阴性致病菌等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MIC50)。结果:创克酊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50分别为12.50%、3.125%和1.60%;对革兰阴性菌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如对大肠杆菌和液化沙雷氏菌的MIC50分别为12.50%和6.25%;对两株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的MIC50为6.25%。结论:创克酊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姜酚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IL-23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姜酚组和雷公藤组。采用胶原诱导制备RA模型,于造模第7日开始,姜酚组给予姜酚灌胃,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血并处死大鼠,镜下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结果病理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姜酚组关节滑膜组织血管新生及滑膜增生减轻,炎细胞浸润、水肿改善。模型组IL-17、IL-23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酚组和雷公藤组均能下调IL-17、IL-23表达(P0.05,P0.01),姜酚组优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姜酚通过下调RA大鼠血清IL-17、IL-23的表达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中医"效"的记述、中医"效"是实效、中医对"效"的尊崇、中医创新与对"效"的否定、中医"效"与中医理论的依存、中医"效"的临床实践、中医"效"的求证、中医"效"对现代医学的启迪及中医的发展与阶段性"效"的总结9个方面对中医"效"进行了论述,并认为中医"效"最终能得以合理、可信、科学地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