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94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36篇
  4篇
中国医学   404篇
肿瘤学   10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以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为主要治疗方式,但常因依从性差的原因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而用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可明显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在临床中常常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治疗眩晕,本文通过跟师医案及临床收集介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眩晕临证方药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一次性湿热交换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长途转运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120转运中心长途转运接收786例机械通气新生儿,786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气道护理(对照组)和转运途中应用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组(治疗组),对比转运过程中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结果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吸痰次数、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机械通气新生儿长途转运中,一次性湿热交换器的可减少转运患儿吸痰次数发生率、降低肉眼可见痰痂形成率、堵管发生率、脱管发生率、人机对抗发生率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钙剂治疗轻中度妊高征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钙剂治疗轻中度妊高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9年12朋我院产科门诊和住院的轻中度妊高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5-10mg+碳酸钙、维生素D3合成制剂1片/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5-10mg/次,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每天硝苯地平用药次数,观察血压、蛋白尿的平均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平均动脉压、尿蛋白下降,血清钙含量增加,治疗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常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但副作用较大,常需频繁地调整药物剂量,患者尤其妊高征患者对药物的顺应性较差,钙剂几乎没有副作用发生,在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同时为胎儿的发育需要提供了充足的钙源,故应将补充钙剂作为临床轻中度妊高征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离子(Ag+)、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对5种常见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使用去离子水分别将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配制为0.1 mol·L-1的水溶液。取保存的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60193、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加入溶菌肉汤培养液,使用比浊仪调配菌液浊度为0.5麦氏单位,然后使用无菌去离子水将菌液稀释至106 CFU·L-1。取配制好的0.1 mol·L-1的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溶液,分别倍比稀释为6个浓度(10-2、10-3、10-4、10-5、10-6、10-7 mol·L-1),分别取各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100μL与预制好的5种念珠菌悬液100μL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仿生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双动臼杯在脊柱僵硬患者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行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1例(41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临床随访根据X线检查、Harris评分系统及手术前后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21例(41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3~38个月,中位数为25个月,平均(25.47±6.5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40.80±10.35)分增加到术后末次随访的(87.41±10.18)分,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51.87±15.71)°增加到术后的(198.53±18.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显示所有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2例(3髋)出现异位骨化,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感染。结论双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病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双动臼杯高稳定性的特点,降低了 AS患者髋臼假体安放的手术技术要求,容错率较高,从而最小化脱位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中的优先级,增加医疗设备的可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方法:采用AHP对医疗设备标准、子标准和等级进行评定获取其关键评分,基于多标准决策方法确定医疗设备维护的优先级,对选定设备进行评估,以准分子激光器和视力计为例,根据其标准权重、子标准权重和强度计算其总评分,确定维护优先级。结果:医疗设备维护的优先顺序由医疗设备评分的评估结果决定,医疗设备风险是医学技术人员在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时的最重要标准。准分子激光器和视力计的关键评分权重分别为0.877和0.373,准分子激光器相比视力计在设备维护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结论: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评估模型能确定医疗设备维护优先级,根据优先级规模规划医疗设备维护方案,以使资源更多地集中于具有高和中关键度的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假体周围组织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诊断效率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接受髋或膝关节翻修术3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诊断为PJI的病例设为感染组共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59.14±14.55)岁(范围:28~84岁);膝关节17例,髋关节4例;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7±2.8)kg/m2(范围:17.7~29.4 kg/m2)。诊断为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病例设为对照组共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为(53.08±10.05)岁(范围:39~70岁);膝关节4例,髋关节8例;BMI为(25.2±2.9)kg/m2(范围:18.3~31.2 kg/m2)。收集所有病例关节液和组织微生物培养的结果,收集所有病例mNGS检测假体周围组织的结果。比较微生物培养和mNGS检测对膝或髋关节PJ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总结和比较两种技术检出致病菌的种类,比较取样前2周内抗生素的使用对两种技术检出率的影响。结果感染组21例中mNGS共检出13例阳性,微生物培养共检出6例阳性。对照组12例中mNGS仅检出1例阳性,微生物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在PJI的诊断中,mNGS敏感性(61.9%)与微生物培养(28.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mNGS特异性(91.7%)与微生物培养(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在2周内有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53.8%)明显高于微生物培养(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P=0.04);而在2周内无抗生素暴露的PJI病例中,mNGS阳性率(66.7%)与微生物培养(44.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34)。在致病菌检出上,mNGS共检出9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科氏葡萄球菌、奥斯陆莫拉菌、痤疮丙酸杆菌、毗邻颗粒链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里昂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和2种真菌(烟曲霉菌、近平滑念珠菌);微生物培养共检出3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结核分枝杆菌)和1种真菌(近平滑念珠菌)。mNGS和微生物培养均为阳性的患者共5例,3例检出完全一致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近平滑念珠菌),1例部分一致(mNGS检出更多致病菌),1例完全不同。另外,mNGS在3例结核性PJI的诊断中表现出10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微生物培养。结论基于假体周围组织的mNGS检测技术是诊断PJI和确定致病菌的有效手段。取样前抗生素暴露对mNGS技术检出效力的影响小于微生物培养。  相似文献   
8.
Morel-Lavallée(MLL)损伤是由剪切力等暴力使皮肤、皮下组织与深筋膜分离而引起的复杂的软组织闭合性撕脱损伤,疾病初期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常因延迟诊断而导致感染、截肢、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等。目前,MLL的治疗尚无统一指南,需根据损伤情况及患者意愿综合考虑。在合并开放伤、骨折、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时,处理的优先顺序尚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MLL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对该类疾病的关注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医院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CABG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1例,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87例。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收集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血清白蛋白(ALB)、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CHAID)模型分析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21例患者CABG术后有3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10%;术后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9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27.59%)、大肠埃希菌(20.69%)、铜绿假单胞菌(17.2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ALB<30 g/L、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引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后气管插管时间>24 h、住院时间>30 d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CHAID模型分析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年龄及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均为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为72.70%(P<0.05);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医院感染的AUC为0.808,显著高于CHAID模型预测的0.640(P<0.05)。结论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CABG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CHAID模型可以显示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可与Logistic回归模型互补应用于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Whipple术后总体生存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Whipple术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计算SII值。取SII最佳截断值为900,以900为界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低SII组(SII≤900)和高SII组(SII>900),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进行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各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57例,年龄28.0~76.0(56.6±8.8)岁。低SII组纳入92例,年龄(56.9±9.2)岁,男性53例,女性39例;高SII组纳入43例,年龄(56.1±7.9)岁,男性25例,女性18例。低SII组和高SII组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7个月(95%CI:28.4~37.0)和24.4个月(95%CI:21.4~27.4),低SII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和高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生存分析中,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与高SII(HR=2.047,95%CI:1.354~3.096)、R1切缘(HR=2.595,95%CI:1.663~4.048)、淋巴结阳性率>20%(HR=3.244,95%CI:1.888~5.573)、区域淋巴结(N1)(HR=3.061,95%CI:1.993~4.702)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SII(HR=1.672,95%CI:1.094~2.555)、R1切缘(HR=2.167,95%CI:1.274~3.685)、淋巴结阳性率>20%(HR=2.631,95%CI:1.309~5.285)是影响胰腺导管腺癌患者Whipple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SII是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术前可获得的独立预后因子,在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行Whipple术后总生存期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