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实时三维超声(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检测评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11月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患者70例,其中代偿期肝硬化3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5例,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T-3DE测量右心房容积指数(RAVI),常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IDd)、右心室收缩末内径(RVIDs)、室间隔(IVS)和左心室后壁(LVPW),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测量三尖瓣口前向血流舒张早期E峰(ETV),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成像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e' (e'TV),计算ETV/e'TV比值。采用M型超声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采用2D-STI技术测量右左心室收缩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MSs)、左心室舒张早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MSe)、左心室舒张晚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MSa),并获得左心室收缩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右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结果 与健康人比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LAD、LVPW、ETV/e'TV升高,TAPSE降低(P<0.05);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较,代偿期肝硬化患者RVIDs、IVS、LVPW、ETV/e'TV降低,TAPSE升高(P<0.05);与健康人比,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RAV max、RAV min、RAV pre、RAVIa和RAVIt显著增大,而RAVIp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代偿期肝硬化患者RAV max、RAV min、RAV pre、RAVIa和RAVIt显著减小,而RAVIp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人比,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Se、MSRs和MSRa显著增大,而MSRe和MSa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比,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Ss、MSe、MSRs、MSRe和MSRa显著增大,而MSa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RT-3DE和2D-STI技术检测可以敏感地反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状况,对早期正确评估心脏功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林兰教授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有独特的理论见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证的病机,在经为邪郁少阳、气机壅滞,主气郁;在腑为经隧挛急、胆气不降。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和解少阳,理气开滞,舒挛止痛,为临床舒畅气血、治疗气郁之名方,临证可用于甲状腺疾病、肝胆疾病、乳腺疾病、妇科疾病及多种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牙本质屏障法对4种常用的牙体充填材料和2种牙本质粘接剂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并与传统的滤膜扩散法进行比较,从而探讨牙本质屏障法的优势。方法:选取丁香油水门汀、磷酸锌水门汀、粘结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和两种自酸蚀粘接剂(REMI BOND与Adper Easy One)进行试验。牙本质屏障法中将L929细胞立体培养于聚苯乙烯网状支架上,切取人第三磨牙近髓牙本质片,用液压通透装置测量其通透性,选取试验区域内通透值相近的牙本质片进行试验。将长满细胞的网状支架置于细胞培养分隔灌注小室的“牙髓腔”,牙本质片(“牙髓面”)紧贴网状支架放置其上,试验材料和对照与牙本质片的“面”接触24 h后用MTT法测量细胞的光密度值(D540 nm),试验材料与阴性对照光密度值的百分比为材料的相对细胞存活率。使用非参数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滤膜扩散法中材料与有单层细胞生长的滤膜接触24 h后进行细胞染色、评级。结果:近髓牙本质片的平均通透值为0.293 μL/(min·cm2·cmH2O)(1 cmH2O=0.098 kPa)。牙本质屏障法中,丁香油水门汀降低细胞存活率至82%,REMI BOND与Adper Easy One分别降低细胞存活率至63%和54%,其余材料对细胞无损伤或损伤很低;滤膜扩散法中,光固化复合树脂为中度细胞毒性、牙科粘接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为轻度细胞毒性,其余材料均为重度细胞毒性;6种材料在牙本质屏障法中表现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滤膜扩散法的试验结果。结论:使用牙本质屏障法测得材料与三维培养的细胞接触后的细胞毒性比使用滤膜扩散法时的细胞毒性低,结果与临床实际相关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6 年1 月—2017 年9 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收集的40 例正常子宫内膜、平滑肌组织(正常组) 和80 例子内膜异位症病组织的子宫内膜、平滑肌组织(病例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VE-cad 表 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异位内膜组织中VE-cad 阳性表达率高于病例组在位内 膜组织、正常组子宫内膜组织(P <0.05);病例组子宫平滑肌组织中VE-cad 阳性表达率与正常组子宫平滑肌组 织中VE-cad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VE-cad 阴 性表达与年龄、病程有相关性(P <0.05),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的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VE-cad 阳性表达率越高;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VE-cad 蛋白表达与患者是否应用止痛药无关(P >0.05)。结论 子宫内 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中VE-cad 呈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有关,且与患者的年龄、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医务人员对叙事医学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法,对2 145名国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叙事医学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得分率分别为49.62%、47.18%与41.43%。结论 从认知层面看,虽然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叙事医学的大框架理念较为熟悉,但对具体方法和工具不太了解;从态度层面看,医务人员对于进一步学习了解叙事医学相关理论的态度与认同感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态度较为积极,这为进一步推广叙事医学奠定了基础;从行为层面看,医务人员阅读和书写疾病叙事故事的频率较低,今后应加强相关技能培训和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喜炎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的特点与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文献,回顾性统计分析45例ADR/ADE报道,总结、归纳病例特点,寻找影响因素。结果:ADR/ADE多发生于用药30min内;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占总人次的46.7%;以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静滴的给药方法占71.1%,明显高于其他溶媒及给药方式。结论:喜炎平注射液ADR/ADE发生与年龄、溶媒、给药速度、途径、浓度、并用药等多因素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1 年 10 月至 2012 年 4 月,应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 38 例马蹄足畸形患者资料,其中 5 例于术后 14~28 d 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男 4 例,女 1 例;年龄 19~30 岁,平均 23.8 岁;均为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5 例患者初次手术采用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同时行经皮跟腱延长术、经皮跖腱膜切断术、胫后肌松解、胫前肌移位,其中 4 例同期行距骨周围截骨术,1 例同期行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1 例同期行胫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1 例经手法复位,4 例使用 Ilizarov 复位装置后继续按原计划牵伸调整外固定架矫形,直至满意。结果 5 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在行 Ilizarov 技术矫形过程中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的概率为 13.2%(5/38)。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12 个月,平均 10 个月,马蹄足畸形均完全矫正。末次随访时应用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评分为 3~10 分,平均 4.8 分;其中优 2 例,良 3 例,优良率为 100%。无一例发生钉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胫距关节脱位是 Ilizarov 技术矫治马蹄足畸形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13%。发生胫距关节前脱位后,及时安装距骨复位装置可获得良好效果。围手术期管理应注意外固定铰链关节与踝关节瞬时旋转中心的匹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结合小针刀松解与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匹配、配对设计方法研究,共纳入 78 例,其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刀松解 42 例(手法 + 针刀组),单纯脊柱定点旋转手法组 36 例(手法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压痛值、ODI 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值的变化,并进行组间、组内比较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刀 + 手法组总有效率(95.23%)、人均治疗次数(1.85次)优于单纯手法组(83.33%、2.77 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值,ODI 评分及责任椎体病理性位移,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手法加针刀组均显著优于单纯手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加针刀组在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责任椎体位移,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效优于单纯手法组,且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9.
检索相关文献,总结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定义、危险因素及护理现状,对护理措施进行综述,为失禁相关性皮炎规范化防治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 220例基线资料齐全、有完整中药处方信息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与随访数据,将处方中含有兼具活血、解毒功效中药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中药组,处方中含有活血中药和解毒中药配伍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处方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Cox回归方法比较三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时再发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经校正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解毒中药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和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降低了69%(P<0.01)和58%(P<0.05);活血解毒处方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了42%(P<0.01),而硬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或将活血中药与解毒中药配伍使用,可显著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