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蛭丹化瘀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敏  侯安存  王新佳 《中医杂志》2006,47(8):615-615
病毒性肺炎是多种病毒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儿科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性疫苗,抗病毒药物也甚少,我们应用活血化瘀方剂蛭丹化瘀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建立能够特异性检测微量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A2063G耐药突变基因的特异性扩增等位基因的探针法实时定量PCR(probe-based 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 探针ASPCR)方法。方法?建立特异性检测A2063G耐药突变位点的探针ASPCR方法,并验证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等性能。结果?特异性扩增2063G和非特异性扩增2063A/G的引物/探针组合分别扩增105拷贝野生基因型(2063A)模板的Ct值的差(△Ct)高达10.93,能够特异性检测A2063G突变。探针ASPCR方法检测2063G基因型占总MP的比例的准确度可低至1%;检测MP的灵敏度低至10拷贝,检测A2063G耐药突变比例的灵敏度低至0.01%。探针ASPCR方法与前期建立的染料ASPCR方法检测临床样本的MP感染结果一致,MP阳性检出率均为94.83%(55/58),高于传统巣式PCR联合测序方法的检测结果(75.86%,44/58);探针ASPCR和染料ASPCR 2种方法检测MP耐药率分别为63.64%(35/55)、70.91%(39/55),高于传统巣式PCR联合测序方法检测结果59.09%(26/44)。结论?新建探针ASPCR方法是一种具有高特异度、准确度和灵敏度的快速检测MP微量A2063G耐药突变的方法;与染料ASPCR方法相比,探针ASPCR方法检测耐药MP的灵敏度略低,但其临床样本检测复查率也低于染料ASPCR方法,且其结果判读简单,更适合在临床中应用推广,能够为临床制定MP及耐药MP感染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严重威胁儿童健康。肺炎是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发展中国家每年有4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其中病毒性肺炎约占50%,对其进行病原学研究,明确病原及其流行规律。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北京地区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病原及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引起婴幼儿肺炎的病毒病原中,除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外,还与其他许多病毒如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等有关。许多研究表明,RSV可引起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也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其致喘的发病机制与T辅助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关,且以Th2增高为特点。为探讨非RSV病毒性肺炎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对33例非RSV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2~2004年期间在我科住院之非RSV病毒性肺炎33例(为病毒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4.21±21.74)个月。除发热、咳嗽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感染是新生儿时期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并且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感染性疾病认识的加深、预防措施的改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有逐年减少的趋势,重症病例也有所减少.但目前在中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1].棒状杆菌中除白喉杆菌外,致病性均较弱,较少引起败血症.近期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1例早产儿母婴同时感染棒状杆菌,病情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6.
正食物过敏是指人体对食物中某种物质成分产生的由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过敏原主要为食物蛋白,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易于发生。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 02%~8%,因年龄、地区、过敏原而不同~([1])。我国对31个城市共337 560名0~14岁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明,共有19 676人自我报告食物过敏(5. 83%),不同地区、城市、年龄段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华东及东北地区食物过敏发生率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有食物过敏的儿童中,38. 5%有湿疹史,23. 0%  相似文献   
7.
哮喘持续状态是儿科常见危重症,通过归纳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结合临床实践,从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论述了常见的几个误区。通过对其诊治误区的认识,将有助于临床更准确地把握该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内生长发育受限患儿是否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方法收集2012-1-1至2013-6-1在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的宫内生长发育受限(inttauterine growth re8triction,IUGR)患儿和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醛固酮激素水平变化。结果IU6R48例,AGA50例,两组性别比无差异。IUGR血清ACTH、皮质醇浓度(均数±标准差)浓度均比AGA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UGR血清醛固酮浓度与AGA组相比,血清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生长发育受限患儿血清ACTH、皮质醇浓度均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提示宫内生长发育受限患儿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热毒净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热毒净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治疗,治疗组加用热毒净治疗(本院自制中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热毒净治疗组的热程、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异型淋巴细胞及肝功能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热毒净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产儿颅内出血的MRI表现特点,探讨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668例早产儿(37周)的病例资料,整理颅内出血的早产儿病例,分析MRI表现特点及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668例早产儿中,有40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0%。小于32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5.5%,出生体重1 000 g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28.6%。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多,其次为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是否窒息及机械通气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性别、剖宫产、母亲因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及先兆子痫)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为侧脑室出血及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及机械通气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