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日间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救治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经验.方法:对9例慢性肾衰竭常规透析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改行CRRT,观察临床效果,监测血生化、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经CRRT治疗,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均有不同程度缓解,7例患者度过急性期,平均治疗时间90~146 h,转为常规血透,目前仍存活;2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结论:CRRT操作简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日间CRRT同样能有效救治病人,使其度过急性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病人长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HD)过程中 ,因需要经常输血极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HCV)。一旦感染易慢性化 ,并易诱发肝硬化和肝癌 ,预后不良。本文对我院血透室 1995~ 1999年HCV感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病房维持性HD病人 ,1995~1999年HD病人分别为 2 2、2 8、38、5 0、5 8例 ,年龄为 2 0~ 78岁 ,平均 (42 .3± 17.6 )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74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4 6例 ,糖尿病肾病 4 2例 ,多囊肾 17例 ,狼疮性肾炎 10例 ,梗阻性肾病 7例。其中有输血史者 5 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骁悉(MMF)对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局灶硬化型肾小球肾炎(FSGS)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原发性FSGS共3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采用MMF 1.5~2.0 g/d联合中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激素 环磷酰胺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缓解14例(66.7%),部分缓解5例 (23.8%),慢性肾小球肾炎并肾衰竭患者无效2例(9.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能有效控制FSGS,改善肾功能,优于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观察中药醇提物 (HD组方 )对血液透析效果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我院终末期肾衰竭 (ES RD)病人 6 6例 ,已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1年以上 ,随机分为常规组 32例 ,中药组 34例。常规组继续进行常规血液透析 ,中药组在常规透析的基础上 ,将透析液中加入HD组方 ,疗程均为 6个月。定期观察各组病人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 (TACurea)、蛋白分解率 (PR)及G S指数 (KT/V值 )。③结果 中药组治疗后BUN、Cr水平与常规组同期比较明显降低 ,差别具有显著性 (t=2 .5 6 1、2 .4 98,P <0 .0 5 )。中药组治疗后TACure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差别具有极显著性 (t=2 .797,P <0 .0 1 ) ;而PR、KT/V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差别具有显著性 (t=2 .36 1、2 .4 98,P <0 .0 5 )。④结论 中药HD组方在透析液中的应用可提高ESRD病人透析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苯那普利(benazepril)的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作用.方法:对慢性肾炎病人64例进行多中心自身对照观察.结果:经苯那普利治疗12周后,大量蛋白尿组(30例)尿蛋白下降47.0%,小量蛋白尿组(34例)尿蛋白下降47.5%,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5.1±3.2)周(大量蛋白尿组)和(2.7±2.1)周(小量蛋白尿组),同时,其中1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低白蛋白血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苯那普利可部分地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尿蛋白.  相似文献   
6.
1996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住院病人中发生真菌性尿路感染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病人中,男5例,女23例;年龄34~94岁,平均63.2岁,60岁以上22例,50~60岁2例,50岁以下4例。致病菌:白色念珠菌9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血压患者分为标准组和可调钠组,每组38例,分别给予标准钠透析和可调钠透析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清钠浓度的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在行可调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显著改善(P<0.05);而接受标准钠透析3个月后,血压变化与透析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透析方式组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可调钠透析具有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作用,对患者心率和血清钠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可造成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故临床容易误诊,但误诊为乳癌术后转移者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研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肾脏病理演变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清HBV·DNA载量,将41例HBV-GN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度复制组、中度复制组、高度复制组.分析其中35例膜性肾病患者病理分期与病毒DNA复制的相关性;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HBV-DNA复制水平对肾组织HBV抗原沉积的影响,以及HBV抗原沉积对膜性肾病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随着HBV-DNA复制增加,35例膜性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逐渐加重,DNA定量水平与病理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HBV-DNA复制的增加,HBV抗原在肾小球沉积的数量增加;随着HBV抗原沉积的增加,膜性肾病患者的肾脏病理损害加重.结论:随着HBV-DNA复制增多,乙肝病毒抗原成分沉积增多,肾脏病理损害逐渐加重,其变化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120例疗效观察王艳1郭庆恩1林崇亭21994~1997年,我们应用血液灌流(HP)抢救药物中毒12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0例,男47例,女73例;年龄12~70岁,平均48岁。服药至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