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海经》中记载8个外科病症名词:痔、瘿、痈、疽、瘘、癙、毒、痔衕[1-2],本文通过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先秦两汉具有代表性医籍进行比较,研究其发展与演变。有似病名而实非病名者,不在研究之列,如"毒"、"痔衕"之类。此外科病症名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秦至汉初的外科学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论思维来看,中西医学的结合是必然的,中西医的结合必将产生新医学,而这种新医学,其医学基础应该是以阴阳、五行、精气神、气血津液为最基本概念,阴阳、五行、精气神、气血津液之上才是量子、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临床治疗中,最优的治疗思维应该是“对症治疗”,“辨证论治”应该是“对症治疗”层次之下,为“对症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或治疗方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医概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内涵明确,但外延却会随语言环境随时而变.外延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的层次中,其外延的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医学思维方式和知识内容的独特性,多媒体教学在教育过程中并未起到好的积极作用,而是严重妨碍了中医知识的传播。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会无形中将中医的概念固化为图片本身,既妨碍了学生对中医概念的理解,又抑制了学生针对本概念的联想。而多媒体中文本的使用,则剥离了教师的经验和情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周代文化中,脾五行属性为木,其形成原因是当时祭祀活动,以动物内脏在空间的方位对应四季所应方位使然。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观念之中,空间上的同位,可以使得功能上得以互通,这种互通在早期的实践中,仅仅是"感而遂通"的,具有神秘或超自然色彩的。汉代文化中,脾五行属土,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继承了周代以脾为尊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是汉武帝时期以土德承天下,以土为贵。这说明,脾的五行属性由木转为土,影响其转变的原因,参杂了诸多的历史、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生理、病理两大角度探讨了“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中医认识,而现代研究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将为中医脾本质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美育"这一概念是由德国伟大的美学家、文学家席勒于18世纪末首先提出的. 这一概念提出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迈入蒸汽时代的伟大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并催生着人类的审美能力和对美育的需求. 虽然席勒并没有为"美育"这一概念做出科学的论断,但却明确指出"美育"是区别于"德育"和"智育"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芍药性味辨     
毛莨科植物芍药属芍药是一味临床常用中药,长期以来,芍药依据产地、炮制方法及功效不同又分为白芍和赤芍。但是在药材认定、功效等诸多方面仍有不甚明晰之处。因此,试图从芍药的历史源流、赤白芍之鉴别以及芍药性味功用基础等方面加以阐述,以冀明确赤白芍药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全面查找《黄帝内经》原文,筛查出41个有关眼部形态结构与部位名称的术语,详细分析了其中14个疑难术语的命名之由与内涵,在多个表达某一部位的同义词中提出了一词当作标准术语的建议,并将41个术语进行了层次划分,首次系统发掘出《黄帝内经》时代对眼部形态结构与部位的认识,为深入探讨中医眼目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傅海燕  潘桂娟 《中医杂志》2012,53(24):2078-2080
通过全面查找《黄帝内经》原文,筛查出24个有关人体鼻形态结构与部位名称的术语,详细分析了其中14个疑难术语的命名与内涵,在多个表达某一部位的同义词中提出了一词当作标准术语的建议,系统发掘出《黄帝内经》时代对鼻子形态结构与部位的认识,为深入探讨中医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