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浙江蜡梅叶提取物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浙江蜡梅C.zhejiangensisM.C.Liu,为蜡梅科蜡梅属(Chimonanthus Praecox)常绿灌木,叶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凉。《本草纲目》云蜡梅可“解暑,生津”。民间用蜡梅茶(俗称茅山茶)防治感冒、抗菌消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为了进一步验证浙江蜡梅叶的抗菌功效,我们对浙江蜡梅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抑菌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直接检测人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or,LDL-R)活性并筛选降脂中药的细胞模型: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研究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类LDL-R在人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影响,在细胞和受体水平上探讨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方法EBV转化技术建立的人B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以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姜黄素对人淋巴细胞LDL-R表达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在5~50μmol·L-1内可以增强人淋巴细胞LDL-R的表达,并且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利用荧光试剂标记配体法检测人淋巴细胞LDL-R活性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姜黄素是一个非常强的LDL-R基因表达促进剂,可能通过增加人淋巴细胞LDL-R的表达起到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浙江产蜡梅嫩叶沸水浸提物的急性毒性及蜡梅叶生物碱的分析。方法:ICR小鼠随机分组。按0.3mL/10g体重的灌胃量1次灌胃测定蜡梅叶水提物的LD50,按0.4mL/10g体重的灌胃量灌胃1日6h内2次.观察14天内动物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最大耐受剂量。用酸溶碱沉法提取总生物碱,碘化铋钾试剂检查法确证,总生物碱干燥后称重计算得率。结果:0.3mL/kg体重灌胃量不能测出浙江产蜡梅嫩叶沸水浸提物的LD50,测得其最大耐受剂量为80g/kg体重。经分析浙江产蜡梅叶含有生物碱,得率为0.0048%。结论:浙江产蜡梅嫩叶沸水浸提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直接饮用。  相似文献   
4.
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的降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 curcumin,Bdmc)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和对脂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高脂膳食喂饲Wistar大鼠,造成食饵性高脂血症后,用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和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进行实验性治疗。给药3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测定肝素化血浆脂解酶(post-heparin lipolytic activity,PHLA)、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的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和辛伐他汀均能使血清和肝脏TC、TG含量降低,血清HDL-C含量升高、LDL-C含量降低、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显著提高PHLA活性,对提高LPL和HIL的活性作用也较明显;二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有效降低MDA的含量,结论: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具有降低肝脏和血清脂质,特别是有显著的降TG和提高TG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磷脂抗体-磷脂结合蛋白复合物可破坏Annexin A5在细胞膜上有序排列,或者抗体直接结合膜上An-nexin A5,从而暴露膜的磷脂表面,这是抗磷脂综合征血栓形成并导致习惯性流产的病理机制之一。Annexin A2可介导抗β2GPΙ抗体/β2GPΙ复合物与内皮细胞膜结合,并将其激活而分泌黏附活性分子等,促使血栓形成。此外,Annexin家族其他成员抗体也与抗磷脂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血清黏附分子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sVCAM-1和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①SLE患者血清sVCAM-1平均水平为2342.45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39.68ng/mL(P<0.001);SLE患者血清sICAM-1平均水平为802.3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6.15ng/mL(P<0.001)。②SLE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均<0.001),肾损组均高于非肾损组(P均<0.001)。③SLE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阳性呈正相关,与血清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④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sVCAM-1水平和s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01)。结论 sVCAM-1、sICAM-1可能参与SLE的发病,与SLE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脂蛋白(a)[Lipoprotein (a)]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结构相似,都有相同的载脂蛋白B100和类似的脂质成分。但二者存在2个区别:(1)脂蛋白(a)中糖类含量比LDL高数倍;(2)脂蛋白(a)除含有70%的载脂蛋白B外,还含有其他脂蛋白不含有的载脂蛋白(a)。由于载脂蛋白(a)与凝血酶原高度同源,因此可能参与凝血过程。近年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沉积的脂质有氧化型LDL(OxLDL)、去唾液酸LDL(ds-LDL)等,ds-LDL易引起细胞内胆固醇聚集。我们的前期实验证明,LDL和脂蛋白(a)去唾液酸后,在组织中的清除明显加快,特别是脂蛋白(a)更为明显。大量研究表明,脂可平(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含量在70%以上)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用~(125)I-标记LDL、脂蛋白(a)、ds-LDL和去唾液酸脂蛋白(a)[ds-脂蛋白(a)],进一步观察姜黄素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参麦注射液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近6年有关参麦注射液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阐述参麦注射液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姜黄醇提取物中不同组分对常规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增殖的影响和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条件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姜黄醇提取物经制备型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分别与常规培养的VSMC和浓度为2μmol/L的AngⅡ条件培养VSMC中共孵育48h,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在剂量为(1.35×10-5mol/L)时,对常规条件培养和浓度为2×10-6mol/L的AngⅡ条件培养的VSMC均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P<0.001~0.05;在剂量为(5.4×10-7mol/L)时三者均无明显差异,存在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姜黄素>一脱甲氧基姜黄素>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AngⅡ条件培养的抑制率>常规条件培养.色谱的原点物质给予高剂量姜黄素组相同剂量,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蝉花真菌的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蝉花真菌分离及液体发酵培养。方法:从蝉花僵虫体、子座芽、孢子分离真菌,并采用三种液体培养基考察菌丝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蝉花真菌经鉴定为拟青霉属的蝉拟青霉。在含蚕蛹粉、鸡蛋等动物性成分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天,菌丝收率135 g/L。结论:从蝉花分离得到的蝉拟青霉,可用液体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