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排便异常分析及预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妹 《中国保健》2007,15(4):79-80
  相似文献   
2.
阎鹏  刘起颖 《中国保健》2005,13(11):25-25
目的总结胆道残余结石原因及预防目的.方法对39例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除1例老年病人,因严重胆道感染死亡外, 其余38例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术中胆道造影及B超,选择适宜的术式是预防结石残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提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期的护理质量,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了20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急性期的护理经验,尤其在对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预防溃疡病发生、减少感染发生、加强夜间巡视、心理支持方面加强护理.结果 密切注意对病情的观察,采取积极措施做好护理工作,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论 做好急性期的护理工作对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瑞 《中国保健》2008,16(9):392
我科自2001年3月~2005年3月共施行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4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音乐疗法在产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兰 《中国保健》2006,14(2):44-44
目的为建立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产妇实行音乐疗法在产程中的作用,提高产时保健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02年1-2月间共生产的150例产妇.自愿要求实行音乐疗法的80例观察组和未实行音乐疗法的7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第一产程的心理状况、剖宫产率和经阴道分娩率、总产程时间及产时、产后出血量.结果实行音乐疗法的产妇能消除孤独感、减轻恐惧感,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时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89例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69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清创修补、填塞修补、肝切除术.结果非手术治疗组中,1例因合并多器官损伤而死亡,手术治疗组中,2例死亡,治愈率97%.结论外伤性肝破裂一经确诊,应在短时间内补液、输血,纠正休克或防止休克的发生,维持循环稳定,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根据肝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适宜的术式,正确的引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中应注意合并伤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临床淋巴结阴性(cN0)的PTMC患者的术前彩超及临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23.6%。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7.312,P0.05)、肿瘤直径(χ~2=14.321,P0.001)、包膜受侵(χ~2=21.689,P0.001)、多灶癌(χ~2=13.086,P0.001)、中央区淋巴结阳性(χ~2=69.421,P0.001)、肿瘤位置(χ~2=19.028,P0.001)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758)、肿瘤直径≥7mm(OR=1.710)、包膜受侵(OR=3.337)、多灶(OR=1.778)、中央区淋巴结阳性(OR=7.504)、肿瘤位于上极(OR=4.084)是PTMC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区淋巴结的转移风险随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多而增加(≥3枚:OR=19.957)。结论:cN0期PTMC的侧颈淋巴结转移与多个因素有关,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首次手术治疗时应考虑行患侧侧颈区淋巴结探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绒球下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采用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233例HFS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单一血管压迫166例(71.2%),其中小脑前下动脉142例;多支血管压迫67例(28.8%),其中椎动脉参与53例。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95.3%、94.8%、95.3%、94.8%。术后1年复发率为1.7%。术后发生并发症26例(11.2%),其中无菌性脑膜炎10例,脑脊液鼻漏3例,迟发性面瘫6例,后组颅神经麻痹4例,听力损伤2例,小脑梗死1例。结论 绒球下入路MVD治疗HFS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手术方法,可充分显露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同时减少对小脑的牵拉,降低听力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9.
闫鹏  刘起颖 《中国保健》2005,13(24):31-3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26例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6例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成功18例(69.2%),7例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因血液动力指标不稳定或延迟性出血而中转手术,1例并发脾脓肿,全身衰竭死亡.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下,外伤性脾破裂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液动力指标不稳定或发生延迟性出血,应立即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上颌中切牙间隙过大属牙颌畸形的一种,其病因及临床表现有二种形式:①乳磨牙时期唇系带宽大且附丽低,中切牙间强大的纤维束阻挡了尖牙萌出时的近中向压力,使中切牙不能并拢而留有过大间隙,临床表现为前牙弓宽大,尖牙稍偏唇颊侧,少数患者还伴有前牙排列不齐[1];②萌出的侧切牙短小,前牙列稀疏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