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患者男,63岁,高级工程师。2004年1月中旬开始常问女儿、外孙回家没有,为什么不来看望。约第10天午休起床后,惊慌地问孩子们为什么不来看他。第11天因感到不舒服主动要求住院。第13天后不会计算、不看电视和报纸。头颅CT提示皮质轻度萎缩。诊断“脑腔隙性梗死”。给予尼莫地平治疗,10d后出现焦虑、烦躁、不愿他人看望。4周后出院,不主动洗漱和吃饭,手发抖。出院后1周,因大小便不能自理,偶尔尿床,有羞耻感,烦躁时说有人叫他死,背后有个人,恐惧,表情呆滞收入我院精神科。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精神检查:扶拉入室,接触困难,无法…  相似文献   
2.
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与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在应激前后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在安静状态、心理应激状态和心理应激后 (恢复状态 )测量抑郁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血压 ,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以及心理应激前后的变化。心理应激以规定时间内的计算试验模拟 ,血清皮质醇以酶联免疫试验检测 ,血压为常规检测。结果 1.皮质醇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应激状态、恢复状态的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组应激前后皮质醇浓度的波动显著小于对照组 (P <0 .0 5 )。2 .收缩压 :安静状态和恢复状态时抑郁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应激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收缩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3 .舒张压 :抑郁组在安静状态时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 ,在应激状态和恢复状态时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应激前后舒张压的波动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抑郁患者存在基础血压升高 ,此现象可能与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的调查研究,旨在指导改善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让更多的子女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编制评价戒毒人员整体健康水平的综合多维评定量表,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WHO的健康定义提出理论构想,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各专家意见,形成初始量表。对949例戒毒人员进行实测后,检验其信效度。结果:(1)通过条目分析,确定量表由120个条目组成(包括效度量表的14条),分属四个维度11个因子,生理维度(D1)35条,心理A维度(D2)26条,心理B维度(D3) 31条,社会维度(D4)14条。(2)重测相关和Cronbaehα系数各因子为0.615~0.879和0.650~0.949,各维度为0.791~0.893和0.844~0.966,总量表为0.899和0.965,所有P<0.01。(3)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各因子的因素负荷均在0.7以上。(4)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df=2.415,CFI=0.842,TLI= 0.838,RMSEA=0.039。(5)总量表及生理维度、心理A维度、心理B维度、社会维度得分与QOL—DA的总分及相应维度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539、0.698、0.153、0.687(P<0.01)。结论:初步编制的戒毒人员健康状况评定量表,信度和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是非意愿受孕后的补救措施.精神病患者,在疾病期易受到性侵犯而受孕,此时多选择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术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变化较大,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身改变,加强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根据 32例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氯氮平对大鼠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脂肪细胞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氯氮平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将氯氮平片按20 mg/(kg.d)剂量溶于生理盐水中给大鼠灌胃,空白对照组直接蒸馏水灌胃,共28 d。在第1,14,28天分别剪尾采血,测FPG、FINS,计算ISI,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GLUT4的含量。结果:第14天时氯氮平组大鼠的FPG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ISI水平略低于空白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灌胃28 d时,氯氮平组的FPG、FINS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SI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氮平组大鼠脂肪细胞内外膜上的GLUT4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下降,但差异不明显。结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的大鼠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外周组织GLUT4的表达降低,氯氮平可能既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又同时减少了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影响了糖代谢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室间孔区术后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治疗。 方法利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25例室间孔区域手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3天及1个月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应用日历本等工具辅助记忆,同时联合PQRST法(即浏览、提问、精读、表述和自我测验)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记忆商低于85分者,术前占16%,术后第3天占48%,康复训练1个月后占28%。术前记忆商与术后第3天和1个月时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记忆障碍主要为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回忆、理解记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和记忆中的倒数,而在背数、顺数、积累、视觉再生、触摸检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结论室间孔区术后记忆障碍较为明显,主要为短时记忆障碍,同时累及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不受影响。室间孔区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穹隆和丘脑前极,术后康复治疗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研究.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为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并且根据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总分≥20分的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奎硫平(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800 mg/d)或碳酸锂(每日2次口服,最大剂量达2000 mg/d)治疗,共观察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YMRS总分的改变(末次观察值结转).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 共随机分配155例患者(奎硫平组为78例,碳酸锂组为77例).意向性治疗人群共154例(两组各77例).奎硫平和碳酸锂的平均剂量分别为642.9 mg/d和1377.7 mg/d.从基线至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YMRS减分值分别为-18.2分和-15.9分.治疗第28天,奎硫平组的有效率(78%)明显高于碳酸锂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奎硫平组和碳酸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和69%.奎硫平在最大剂量达800 mg/d的情况下耐受性较好,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35%)、头晕(15%)和腹泻(10%);碳酸锂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恶心(17%)、便秘(13%)和呕吐(13%).碳酸锂组中有3例患者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研究,其中有1例为严重不良事件;奎硫平组无因不良事件而中止的研究者.结论 奎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急性躁狂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几年来有关新型抗惊厥药如拉莫三嗪、伽巴喷丁、托吡酯、伽比妥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综述的目的在于 :为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