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胰腺癌为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1%~2%。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其特点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在中晚期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中 ,使用或不使用人参注射液 ,比较两组病人的化疗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体重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显示 :人参注射液可减轻骨髓毒性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 ,增加体重。提示人参注射液可作为恶性肿瘤化学治疗中的辅助药物 ,并对人参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益气除痰法延长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四型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以益气化痰法为主,辨证治疗分别以宣肺除痰、益气除痰、滋阴化痰、益气养阴法为主.用乘积极限(K-M)法分析不同证型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肿瘤总缓解率分别为9.1%、23.6%、11.5%、13.2%(P<0.05);瘤体总稳定率分别为69.7%、77.8%、69.2%、78.9%(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8天、401天、300天和326天(P>0.05);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63%、51.53%、41.95%、46.01%(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可使Ⅲ、Ⅳ期NSCLC的中位生存期达到9个月,与化疗配合应用可达到12个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治法.其中,脾虚痰湿型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13个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生存质量评价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治疗手段及效果仍无突破性进展,患者预后不理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在肺癌研究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作者综述了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概况及其在中、西医临床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于肺癌临床的量表有几十种,其中较好的有 FACT-L及 EORTC系列量表等.生存质量评价除作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新药试验的评价指标外,更为中医疗效评价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药对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多种中药有效成分(或单体)以及中药复方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当前中药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尚需进行更深层次的实验研究及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陈锐深教授治疗大肠癌的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陈锐深教授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造诣,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瓣”、“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瘤之一。陈锐深教授对大肠癌的治疗有深厚造诣,认为本病属于中医“肠”、“积聚”、“脏毒”、“锁肛痔”等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内外两方面因素:素体虚弱,脾肾不足是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起居不慎,感受外邪是外因。脾虚湿毒瘀阻为大肠癌的最主要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8.
<正>一、临床资料患者,63岁,男性,于2011年8月初体检时发现肝脏肿物,查相关抗原示CEA增高,后行PET/CT检查示乙状结肠不规则结节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乙状结肠癌可能,病灶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脏多发转移。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距肛门2629cm见一大小约3×4cm菜花样肿物,病理活检示结肠低分化腺癌,KRAS基因检测野生型。后入组临床研究,行FOLFOX4方案化疗,用药方案:奥沙利铂85mg/m2,静脉滴  相似文献   
9.
<正>美施康定(MST)-硫酸吗啡控释片[1],常用于重度癌痛,止痛效果较好但有副作用,主要表现为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呼吸抑制、成瘾性发生等,尤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目前尚无疗效较好的针对副作用的药物[2]。2005年3月~2008年9月,笔  相似文献   
10.
癌毒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学武  代兴斌 《新中医》2008,40(11):6-7
就如何正确识"癌毒",准确辨"癌毒",多法疗"癌毒"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癌毒"的特点在于经久潜伏、黏附胶结、猛烈伤正、顽固难愈,故治疗应以杜绝生毒之源、清除已生之毒为着手点,这为在临床实践中有的放矢地治疗癌症提供了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