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7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雄黄和含雄黄复方牛黄解毒片对发热模型大鼠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HSP70、血红素氧合酶HO-1)、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和补体(C3、C4)的影响,探讨雄黄在复方中"解毒"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5只/组):正常对照组、发热模型组、雄黄组(90 mg/kg)、牛黄解毒片组(1.404 g/kg);各组再设3个亚组(5只/组),分别于药后1、2、4 h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SP70含量、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HO-1活力;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工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C3、C4水平.结果: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均能显著提高血清HSP70水平;显著增强血清HO-1的活力,且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的HO-1活力升幅的变化趋势与血清中总砷浓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均能显著降低血清IL-1β水平,给药后4 h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药后2 h,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血清NOS和iNOS的活力;对血清C3、C4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一定剂量的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可诱导、激活发热大鼠体内某些应激蛋白(HSP70、HO-1);并且能抑制病理状态下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IL-1β),复方的抑制作用大于雄黄.提升机体的应激水平和抑制炎症介质可能是雄黄发挥"解毒"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十年来穿心莲及其制剂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现代分析仪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0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国产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将20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试验方法,随机分为2组,伊托必利(受试)组给伊托必利50mg,餐前口服,每日3次;多潘立酮(对照)组给多潘立酮10mg,餐前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2或4wk。结果:伊托必利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总有效率为89%,与对照组多潘立酮(89%)相比无差异(P>0.05);明显改善病人消化不良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胃排空功能(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伊托必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与多潘立酮组(5.9%)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苍耳子化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包括相关的基源与炮制方面。  相似文献   
5.
菟丝子中槲皮素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菟丝子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槲皮素体内动力学规律.方法建立快速敏感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以卡马西平为内标,以菟丝子灌胃给药后,大鼠含药血清样品经液-液萃取后在C18反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测定.结果槲皮素血药浓度在0.05~9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回收率为86.65~99.07%,提取回收率为79.91~84.56%,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结论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表现为具吸收的二室开放模型,其中t1/2(Ab)=0.13h,t1/2(α)=0.19h,t1/2(β)=1.22h,tmax=0.333h.实验结果可为菟丝子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蔡浩斌  黄忠仕  黄岑汉 《重庆医学》2015,(2):165-167,170
目的:观察壮精合剂对初老大鼠行为学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月龄,体质量(300±20)g。雌性初老大鼠50只,建立模型,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壮精合剂高剂量组、壮精合剂中剂量组、壮精合剂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能力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壮精合剂高、中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使初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善,并能提高其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单胺类经递质含量。壮精合剂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大脑皮层及海马区单胺类经递质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壮精合剂能有效改善初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7.
雄黄及含雄黄复方对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雄黄和含雄黄复方对病理状态下(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发热模型)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的影响,探讨雄黄的"解毒"作用机理。方法:用百日咳菌造成感染性大鼠脑损伤模型,用酵母菌造成大鼠发热模型,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其同工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力。结果:雄黄和安宫牛黄散均可显著降低脑损伤大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其中IL-1β回复到正常水平,IL-6和TNF-α的降幅随雄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雄黄和安宫牛黄散均可显著抑制脑组织中NOS和iNOS的活力,复方的抑制作用大于雄黄。雄黄和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发热大鼠血清IL-1β水平,药后4h基本回复到正常水平;药后2h牛黄解毒片可显著降低血清NOS和iNOS的活力。结论:抑制病理状态下过度释放的炎症介质(IL-1β、IL-6、TNF-α和NO)可能是雄黄在复方中发挥"解毒"功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生姜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生姜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方法,以 PEG- 20M石英毛细管柱色谱柱,高纯氮载气,并用不同极性的色谱柱作比较,研究生姜所含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生姜挥发油成分气相色谱指纹图由 5组峰群组成,各组峰群清晰可辨,分离度较好,构成生姜挥发油指纹图谱的特征.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为给生姜的鉴别和质量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强心方对超容量负荷型心衰兔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强心方对导管术致超容量负荷型的实验性心衰兔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运用导管术造成兔的超容量负荷型心衰模型,然后用中药强心方进行灌胃治疗,与地高辛、速尿相对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在最大速率及最大下降速率两个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中西药组还在左室舒张末期压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病理切片亦显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对心肌细胞损伤、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等改变有所减轻。结论;强心方是一种治疗充血性心肌衰竭(CHF)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0.
冰片促血脑屏障开放与病理性开放的比较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目的 探讨冰片促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开放是否为生理性开放。以及与病理性BBB开放的异同,方法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染色和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正常与异常情况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EC)内iNOS表达量的变化,以及灌服冰片后EC中iNOS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灌服冰片后,脑微血管EC中iNOS表达量不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脑外伤后,EC中iNOS表达量明显增加,此时灌服冰片可抑制iNOS的表达。结论 冰片诱导的BBB开放与病理性BBB开放有着质的区别。冰片可减少EC中iNOS的病理性表达,对病理状态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