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乳腺非典型增生病动物模型,探讨非典型增生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灌服二甲基苯蒽+颈部枷具方法复制大鼠肝郁血瘀型乳腺非典型增生动物模型,并给予中药乳复汤治疗。常规染色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VD、VEGF和bFGF的表达。结果:病证模型组乳腺非典型增生率90%.较单纯造模组高.P=0.0415;中药乳复汤治疗组非典型增生率较病证模型组低.P=0.0459;随着一般增生到非典型增生程度加重,MVD计数增多,VEGF、bFGF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病证结合造模更适合中医动物实验要求,中药乳复汤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本病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病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并可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药经皮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处或相应穴位,通过透皮吸收,药力直达病所,发挥药效,达到相应治疗目的。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 al Therapeutic System,TTS)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特别是乳房疾病,更适合经皮给药,因其是体表器官,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透皮给药制剂以其毒副作用小、长效方便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制剂学专家,并成为当今国…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每年将新发现211,000例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因此乳腺癌的防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上世纪末“乳腺癌多阶段发生模式”的提出,指出了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向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手术对乳腺纤维腺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分别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手术(40例)和传统的开放手术(57例),比较分析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Mammotome组切除肿瘤直径、切口长度以及多发肿瘤的切口数目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肿瘤残余及复发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对于临床无法触及的肿瘤及多发性肿瘤,Mammotome旋切手术时间比开放手术明显缩短;Mammotome组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治疗乳腺纤维腺瘤,具有定位准确、简便安全、美容效果突出的特点,尤其适于临床无法触及的隐匿性肿瘤和多发性肿瘤以及对形体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治疗前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评价化痰散瘀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寻求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将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90例,辨证分型为兼肝郁气滞、兼脾虚湿盛、兼冲任失调三型,采用随机双盲法,设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开郁散结颗粒,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运用临床评分作为疗效评定的基础,分析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变化规律。结果:超声影像学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开郁散结颗粒对痰瘀互结证主要症状改善方面安全有效;通过影像学评分变化趋势及程度可判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少见的瘤样病变,发病率低,易被忽视,关于本病的病因至今尚没有一种定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症状,一般均以肿块而就诊,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所以本病的诊断尤其重要;超声诊断的资料较多,但无明显的特异性;影像报道较少,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尚无致死性报道,目前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忽视了该病的诊断,易误诊,故将此病的现代研究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乳康饮对移植瘤小鼠乳腺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BALB/c裸鼠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5-FU对照组、疏肝理气组、化痰散瘀组、益气健脾组、乳康饮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乳康饮及各拆方(疏肝理气、化痰散瘀、益气健脾)药物灌胃,灌胃液体量均为0.4 mL/(d·只),均1次/d,连续6周后将裸鼠处死,检测裸鼠第2、3对乳腺原位肿瘤PI3K、Akt、PTEN、SHIP蛋白水平及mRNA的表达。结果:乳康饮及各拆方组药物对PI_3K、Akt mRNA的表达均起到抑制作用,对PTEN、SHIP mRNA表达有促进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P0.01),而益气健脾组和乳康饮全方效果更具优势;裸鼠乳腺癌组织PI_3K、Akt、PTEN、SHIP蛋白水平的表达的检测结果,乳康饮组及各拆方组对PI_3K、Akt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抑癌因子PTEN、SHIP蛋白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各拆方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乳康饮的作用明显优于各拆方组(P0.05或0.01)。结论:乳康饮可能通过抑制PI_3K、Akt的表达,促进PTEN、SHIP的表达,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肝气郁滞型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肝气郁滞型HT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75例,剔除11例、脱落5例)和安慰组(75例,剔除12例、脱落3例)。在健康宣教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贴敷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安慰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选取神阙,双侧涌泉、腋十和阿是穴,其中腋十每周1次,余穴隔日1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左叶、右叶、峡部厚度,中医症状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贴敷组患者血清Tg Ab、TPOAb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SF-36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01);两组患者甲状腺峡部厚度均小于治疗前(P<0.05),中医症状评分、H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痰为核心、综合调理脏腑的"开郁散结颗粒"对乳腺增生病肿块的作用疗效。方法:将3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分型,按2∶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开郁散结颗粒和安慰剂。治疗前、治疗第4、8周末及治疗结束第8周末各访视1次,观察乳房肿块、安全性指标,统计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8周,肿块分布、大小及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8周肿块质地、分布、大小及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郁散结颗粒对乳腺增生病患者在缓解乳房肿块方面优于对照组,用药8周疗效显著,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