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发生多药耐药菌病原菌分布特点,以期为SA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10月神经外科的23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中SAP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早发性肺炎(EOP)组和晚发性肺炎(LOP)组,对SAP患者进行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239例脑卒中患者中SAP患者68例,发生率为28.45%,其中EOP患者47例,占69.12%;LOP患者21例,占30.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70株多药耐药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株占25.71%、革兰阴性杆菌49株占62.86%、真菌8株占11.43%。结论 SAP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生在早期,选用合适抗菌药物,对老年SAP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无病生存(DFS)期得到延长。正是由于完全缓解(CR)期和DFS期的延长.AML髓外复发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们对我院CR后出现CNS复发的34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AMLCNS复发的高危因素、治疗策略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脐带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以其独有的特性,成为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极佳替代来源。但是单份脐带血所含有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数目相对少,不能满足大体重儿童及成年人需要。采用联合细胞因子、基质细胞共培养或者灌注培养等方法,可以在体外对脐带血HSPC进行扩增,有望解决这一难题。其可能的机制在于外源性的生长因子能阻止细胞凋亡,刺激细胞增殖;基质细胞能维持HSPC的自我更新能力,同时能促进植入以及调节免疫;灌注培养方式能维持稳定的培养环境,及时补充营养物和移出代谢物,从而有利于细胞的扩增。在扩增细胞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干细胞的分化,维持其长期造血能力。该文对HSPC的生物学特点,扩增研究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5585-3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12例DLBCL石蜡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扫描,依据fold change≥1.5、P≤0.05筛选出差异性表达的miRNAs,miR-5585-3p是其中之一。采用qRT-PCR检测95例DLBCL石蜡标本中miR-5585-3p的表达,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作为对照,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iR-5585-3p在DLBCL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P0.001),且non-GCB亚型miR-5585-3p的表达水平是GCB型的2.4倍(P=0.006)。miR-5585-3p高表达与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呈正相关(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LBCL中高表达miR-5585-3p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miR-5585-3p低表达者(P=0.049)。预后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10)、IPI评分3~5分(P=0.004)、高表达miR-5585-3p(P=0.014)为DLBCL独立不良预后指标。结论 miR-5585-3p高表达可能与DLBCL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蛋白C(PC)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PC被凝血酶调节蛋白(TM)与凝血酶的复合物水解为活化蛋白C(APC),通过灭活FVa、FⅧa下调促凝活性,同时通过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而增强纤溶活性,参与机体的抗凝,维持抗凝与凝血过程的动态平衡[1].  相似文献   
6.
1983年Hedner和Kisiel采用灭菌技术从人血浆中纯化出因子Ⅶa,之后将纯化的因子Ⅶa用于2例产生高滴度抗体的血友病A的治疗,出血症状很快控制。随后纯化的因子Ⅶa越来越多用于常规治疗无效且已产生抑制物的血友病的出血治疗,均产生很好的疗效。但此种方法提纯因子Ⅶa需要消耗大量血浆,过程烦琐,重组因子Ⅶa(rfⅦa)技术则很好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的多分化潜能及Toll样受体( TLR)激动剂对其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供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研究分析其向成骨及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表面TLR2及TLR4的表达,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TLR2和TLR4激动剂,PAM3 CSK4或LPS,比较添加组与未添加组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改变情况;给予PAM3 CSK4或LPS预刺激BM-MSC 24 h,比较各组细胞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的改变。结果 BM-MSC能够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 PAM3 CSK4及 LPS 可促进 BM-MSC 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对 BM-MSC 的成脂分化能力无明显影响。PAM3 CSK4及LPS预刺激后,BM-MSC的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BM-MSC具有多分化潜能,TLR2及TLR4激动剂可促进BM-MSC向成骨细胞分化,此作用需要TLR激动剂的持续暴露,与BM-MSC表面TLR的短暂活化无关。  相似文献   
8.
左琼  邬祖霞  王兴兵 《安徽医药》2015,19(10):2035-2036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穿刺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完全性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短期临床护理与应用。方法中、短期回顾性分析血液科化疗患者158例,其中行 PICC 置管113例及 VAP 45例,分别统计两组Karnofsky 分以及非计划拔管例数和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VAP 组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 PICC 组(P >0.05),而 PICC 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则明显多于 VAP 组患者(P <0.05);6个月以内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无明显差异(P >0.05),而之后则 PICC 组则明显多于 VAP 组(P <0.05)。结论VAP 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 PICC,且留置时间长,可以作为中、长期静脉化疗患者采用,但短期内 PICC 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部分血友病A患者经输注含凝血因子Ⅷ的血制品治疗后,产生一种可特异性抑制或灭活外源性FⅧ:C的物质,称为FⅧ抑制物(同种异体抗体)。它可干扰凝血反应,使得对出血的控制更加困难。其发生率为20%~30%,其中95%发生在中、重型血友病A患者。根据抑制物免疫应答的强度可分为低反应型和高反应型。  相似文献   
10.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获得性血友病(AH)的认识,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12例确诊的AH,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年龄46岁(18~75岁),其中35岁以下6例(50%),50岁以上5例(41.7%).首发症状多为深部肌肉(包括臀部和髂窝)血肿形成(6/12),其次为皮肤大片瘀斑(4/12)等.基础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7例(SLE 3例,APS 3例,RA 1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癌各1例;输卵管妊娠1例;无基础疾病者1例.7例患者经替代和免疫抑制治疗,分别在2~10周(平均4.7周)获得完全缓解(CR),4例分别在3~12周(平均7周)获得部分缓解(PR),仅1例治疗无效.aPTT、FⅧ:C及FⅧ:Ab滴度水平与获得PR和CR的时间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 AH罕见,软组织和皮肤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在替代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能使本病获得长期CR或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