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茜 《祝您健康》2014,(8):21-21
中药"扶正",大有所为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所谓"扶正"是指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临床上显示,肿瘤的产生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常规治疗及联合唑来膦酸基础上加用针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360例PMO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照组予骨质疏松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L1~L5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值、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疼痛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56%(P0.05)。治疗组治疗后L1~L5腰椎和股骨颈BMD值、血清钙浓度、SF-36评分中身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社会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1个月后疼痛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常规治疗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腰椎压缩性骨折能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降低疼痛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针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模型(PSD)大鼠行为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卒中后抑郁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建立大鼠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手术后进行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刺激(CUMS)4周,建立PSD模型同时进行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检测、TTC染色、HE染色、血清炎症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检测。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手术后脑组织梗死面积明显增大;HE染色明显看出MCAO组脑组织损伤严重。经过PSD造模后,与假手术组相比,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小,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水平与垂直活动距离无明显变化;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下降;尼氏染色后明显看出海马神经元缺失。与卒中后抑郁组相比,电针组和氟西汀给药组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水平与垂直活动距离无明显变化;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减小;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1、NGF含量增加;神经元明显增多。  结论  电针疗法可以很好地改善PSD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相关行为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炎症因子,增加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在体外高糖环境下延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HGMCs)衰老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在体外培养HGMCs,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5.5 mmol·L^-1葡萄糖)、甘露醇组(mannitol group,MNT,5.5 mmol·L^-1葡萄糖+24.5 mmol·L^-1甘露醇)、高糖组(high dose of D-glucose group,HG,30 mmol·L^-1葡萄糖)、低剂量TP组(low dose of TP group,L-TP,30 mmol·L^-1葡萄糖+5 mg·L^-1 TP)及高剂量TP组(high dose of TP group,H-TP,30 mmol·L^-1葡萄糖+20 mg·L^-1 TP),分别在37℃,5%CO2条件下培养,干预72 h后,首先观察TP对HGMCs形态的影响;其次,检测细胞周期、衰老相关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端粒长度;最后,检测p53-p21-Rb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p53,p21,Rb的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miR-126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高糖能诱导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SA-β-gal染色阳性率升高、端粒长度缩短,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和p53-p21-Rb信号通路激活。L-TP能延缓HGMCs衰老,不仅表现为HGMC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的改善、SA-β-gal染色阳性率的下降、端粒长度的延长,还表现为p53,p21,Rb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此外,高糖诱导HGMCs p-STAT3表达水平上调、miR-126表达水平下调,而L-TP可使这些变化得到改善。总之,高糖能激活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而诱导HGMCs衰老;L-TP能调节STAT3/miR-126表达水平,抑制端粒-p53-p21-Rb信号通路活性而延缓高糖诱导的HGMCs衰老。这些发现为临床上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的肾脏细胞衰老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持萍  倪苏侠  王君君 《中外医疗》2023,(17):180-183+187
目的 探讨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中医科收治的78例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中医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5);两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气喘、胸闷、咳嗽、咳痰)均得到降低,且治疗组气喘积分(1.09±0.03)分、胸闷积分(1.23±0.14)分、咳嗽积分(1.45±0.10)分、咳痰积分(1.12±0.1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66、28.986、29.747、29.092,P<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EF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快,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四叶桑菊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给予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叶桑菊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鼻塞喷嚏、咽喉肿痛、发热流涕、痰液黏稠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流涕、咳嗽、咽喉红肿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稍高于对照组6.12%(P0.05)。结论:四叶桑菊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督药灸联合牵引和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治疗,A组患者加用督药灸治疗,B组患者加用电针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90.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结束后3个月,A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肩疼痛、颈椎活动度、上肢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A组患者的上肢麻木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过程中B组有3例患者出现晕针现象,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督药灸或电针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督药灸联合牵引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同时可适用于惧针、晕针患者。  相似文献   
9.
黄露  马倩 《当代护士》2021,28(4):130-132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胃肠健康,不仅来医院检查肠道的人日益增多,而且年龄层广泛。目前多应用结肠治疗机为患者提供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所以肠镜洞裤供给的人群方方面面,不仅涉及到各类体型的患者,也覆盖各个年龄段。传统单一的肠镜洞裤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今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肠镜洞裤进行改良,对此我们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多功能肠镜洞裤。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回顾恶性肿瘤治疗百年历史,从手术、放疗、化疗到靶向治疗,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给广大肿瘤患者一次次带来希望。这些治疗其实都着重于杀死肿瘤细胞,治疗中心侧重于进攻,不可否认,在与癌症的对决中,积极攻击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令人气馁的是,经过两百多年的积极对决,人类依然无法战胜癌症这一病魔。转移、耐药无可避免的发生,恶病质的悄悄消耗,并发症的多方侵袭,促使医疗界对癌症的治疗不断反思,只攻不守非良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