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HER2阳性胃癌显像剂99Tcm-Herceptin的标记方法,并进行荷瘤动物模型的显像研究。方法分别采用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法和2-亚氨基噻吩(2-iminothiolane,2-IT)法标记赫赛汀(Herceptin)。评价不同标记方法对抗体活性和标记率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标记抗体99Tcm-2-IT-Herceptin的体外稳定性。建立HER2阳性胃癌动物模型,并进行显像研究。结果 2-IT法标记Herceptin具有较高的标记率(>95%),且不会破坏抗体的完整性。标记抗体具有较高的体外稳定性。荷瘤动物模型注射99Tcm-2-IT-Herceptin 24h后,可以得到清晰的肿瘤显像结果。结论 99Tcm-2-IT-Herceptin具有较高的标记效率和体外稳定性,对所采用的HER2阳性动物模型具有靶向性,可能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HER2阳性胃癌显像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肺癌原位接种的小鼠模型,设计并建立了11色的免疫细胞分类方法,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进行更加细致的分型,从而获得有关影响肿瘤细胞进展的研究手段。方法 建立11色的上皮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标志物荧光基团的搭配方案,对有免疫功能的小鼠血液样本进行鉴定。进一步原位接种PC-9细胞于裸鼠体内,通过该搭配方案分析鉴定M1型、M2型巨噬细胞,以及不同成熟程度的NK细胞。结果 11色免疫细胞的搭配方案能够使各种标志物发挥到最大的荧光效应,减少荧光串色。对小鼠血液标本,通过流式细胞学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分类和分型。对原位移植瘤样本,能够更精准的区分肿瘤细胞和各种免疫细胞及细胞亚型。采用溶瘤病毒干预措施,发现干预后的免疫细胞各个分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原位移植瘤的模型中,该11色免疫细胞的流式荧光抗体搭配方案可以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多种免疫细胞进行精确分类,为研究不同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并可以应用于大量的肿瘤微环境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耐药细胞株,筛选出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中与索拉菲尼耐药的相关基因.方法: 选取人肝癌细胞株PLC及Huh7,采用药物间歇诱导法分别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耐药细胞株,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测定两株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高表达基因与肝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筛选出肝癌耐药机制中可能参与的基因.结果: 通过基因测序得到两株肝癌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在设定的限定条件下进行进一步筛选, 限定条件为两株耐药细胞中共同表达的基因且表达差异倍数大于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两株耐药细胞共同表达前12位基因符合限定条件,进一步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12个基因与肝癌组织表达水平,分期,分级及生存的关系,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基因CBX4.结论: 成功构建了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癌耐药细胞株,并筛选出与索拉菲尼耐药相关基因CBX4,为进一步耐药机制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在肝癌组织同一冰冻切片上同时检测多种蛋白的多重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肝癌组织第一组4种蛋白进行染色和图像采集;用同源种属Ig G Fab抗体封闭;联合化学试剂(β巯基乙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盐酸胍/氢硼酸钠)清除法洗脱染料和抗体;再次对第二组4种蛋白进行染色和成像;用软件叠加两轮图像染色结果。结果激光光谱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多达8种蛋白的共染结果;Ig G Fab抗体可以封闭非特异性染色;联合化学合剂清除第一轮抗体后,可在同一切片中进行第二轮染色。结论成功建立了在同一肿瘤组织标本同时检测多重标志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利用DAPI和Hoechst33342两种荧光染料检测DNA的流式细胞技术。方法:分别用DAPI、Hochest和PI 3种荧光染料标记HT-29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G0/G1期、S期和G2/M期的DNA含量,比较3种方法测定结果。用标准荧光微球和DNA 质量控制试剂盒做测试质控。结果:质控实验显示,紫外激光的变异系数(CV)为2.4;DAPI和Hoechst33342标记的小鸡红细胞核(chicken erythrocyte nuclei,CEN)出现4个峰,第2、第3和第4峰所在道数的平均值与第1峰的比值为2、3、4,且第1峰的CV均为2.4。DAPI、Hoechst33342标记小牛胸腺细胞核(calf thymocyte nuclei ,CTN)出现2个峰,G2/G1为1.97,且G0/G1峰的CV为2.4。DAPI、Hoechst33342和PI 3种染料标记的HT-29细胞呈现完整的细胞周期峰,结果分别为CV值 3.40、3.02和4.42,G0/G1期含量为60.86%、60.22%和60.81%,S期含量为28.85%、29.70%和29.82%,G2/M期含量为10.29%、9.09%和9.37%,3种标记法测定结果一致。 结论:本文探索的DAPI和Hoechst33342标记法简单易行,可作为具备紫外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的首选DNA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紫龙金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探讨紫龙金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培养液紫龙金浓度的差异,实验共设4组:(1)对照组:不加紫龙金干预的1640培养液;(2)紫龙金低浓度组:1.5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3)紫龙金中浓度组:3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4)紫龙金高浓度组:6 mg生药/mL紫龙金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紫龙金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342核染色法及DNA梯度形成法测定紫龙金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紫龙金各剂量组的细胞计数在各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明显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各剂量组间的生长抑制率差异除低、中浓度组间在24、72 h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在不同时间点(24、48、72、96、120、144 h),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龙金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2)紫龙金使细胞阻滞在G_0/G_1期;(3)中、高浓度紫龙金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形成DNA ladder。结论紫龙金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病理完全缓解患者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肿瘤医院2002-2008年间完成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病例资料.筛选出原发灶pCR者共5例。复习病理切片,并分别就胃壁的组织结构、肿瘤细胞形态、间质细胞的数量和形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例患者胃壁结构均可区分,有2例可见肌层弯折、断裂。1例可见胃壁各层包括浆膜层呈现渗出性炎性表现。3例溃疡型病变,上皮层脱落,溃疡存在,边缘可见不典型增生的细胞改变,间质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仅1例残留变性坏死的癌细胞,其余4例未见癌残留迹象。4例显示成纤维细胞显著增生,3例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例同时伴有浆细胞浸润,1例肌层可见多核巨细胞反应,1例黏液腺癌可见泡沫细胞聚集。5例原发灶pCR病例中有2例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结论胃癌新辅助化疗后,原发灶pCR病例肿瘤区域间质细胞反应呈现不均一性,原发灶反应与淋巴结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无菌操作分选高纯度细胞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GC823细胞瞬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2d后,用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GFP阳性和阴性BGC823细胞亚群,检测其分选纯度并培养分选后细胞,观察其无菌生长状态;商品化FITC直标抗体孵育SMMC7721细胞后,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FITC阳性和阴性细胞亚群.将所有分选的细胞进行培养检测无菌状态,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FACSAria流式细胞仪分选得到的GFP阳性细胞群的分选纯度达99.6%,GFP阴性细胞群的分选纯度达98.8%,同时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显示分选后的GFP阳性细胞明显富集;分选后的BGC823细胞和SMMC7721细胞常规培养,细胞均无污染且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 AITL)病理学特征、基因改变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07年6月至2021年11月明确诊断且有完整随访信息的AITL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例进行形态学分型[Ⅰ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lymphoid tissue reactive hyperplasia, LRH)样;Ⅱ型: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 MZL)样;Ⅲ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not specified, PTCL-NOS)样]。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评估肿瘤有无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表型,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 GC)外滤泡树突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FDC)增生,Hodgkin和Reed-Sternberg (HRS)样细胞及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计数每个高倍视野(hi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耐药细胞株,筛选出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中与索拉菲尼耐药的相关基因.方法: 选取人肝癌细胞株PLC及Huh7,采用药物间歇诱导法分别建立索拉菲尼诱导的耐药细胞株,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测定两株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高表达基因与肝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性,筛选出肝癌耐药机制中可能参与的基因.结果: 通过基因测序得到两株肝癌耐药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基因,在设定的限定条件下进行进一步筛选, 限定条件为两株耐药细胞中共同表达的基因且表达差异倍数大于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两株耐药细胞共同表达前12位基因符合限定条件,进一步运用Ualcan数据库分析12个基因与肝癌组织表达水平,分期,分级及生存的关系,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基因CBX4.结论: 成功构建了索拉菲尼诱导的肝癌耐药细胞株,并筛选出与索拉菲尼耐药相关基因CBX4,为进一步耐药机制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