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选用自由基代谢为指标,对比观察了补肾六味地黄汤、化瘀丹坤方及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延缓衰老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六味地黄汤及丹坤方均能明显增加老年小鼠红细胞CAT的活性,增加NPSH的含量,减少肝脑MDA含量,即明显改善老年小鼠的自由基代谢紊乱;丹坤方尚能明显增强老年小鼠SOD及GSH-Px的活性;(2)补肾化瘀六味丹坤方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补肾的六味地黄汤或单纯化瘀的丹坤方;(3)补肾化瘀是更为有效的延缓衰老手段,并为衰老的“正虚挟瘀”观点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补肾化瘀方药调整免疫衰老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从三方面研究八味丹坤调整免疫衰老与改善自由基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小鼠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给药后上述指标均得到调整,臭氧入小鼠的上述指标出现类似衰老的变化,给药后,LPO含量降低,同时CAT和IL-2活性得到增强,且两者呈线性相关,在脾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另入过氧化氢(H2O2),发现可使淋巴细胞IL-2产生明显减少,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就中医治疗尖锐湿疣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表明目前治疗途径以外治熏洗坐浴和涂擦或内外治结合为主 ,治法和药物以祛湿清热解毒和化瘀散结类为主 ,适当辅以益气扶正 ,分析表明中医药利用调整机体全身的优势 ,结合外治 ,对尖锐湿疣进行综合治疗在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补肾益精对老年脑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美  谢竹藩 《中医杂志》1993,34(6):347-348
本研究以五子衍宗液为补肾益精的代表方,服药6周后,瞬时记忆及逻辑故事分节记忆有所提高,单脚闭目直立的时间延长,手颤及肾虚衰程度亦减轻,记忆广度(顺背、倒背数字)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7例虚寒证患者、15例虚热证患者及19名健康人尿中 PGE_2、PGF__(2α)排出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虚寒证患者尿中 PGE_2排出量下降,PGF_(2α)排出量升高,PGE_2/PGF_(2α)比值明显下降;而虚热证患者尿中 PGE_2排出量升高,PGF_(2α)无明显变化,PGE_2/PGF_(2α)比值升高。提示:PGE、PGF 与中医寒热辨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扶正化瘀复方康寿饮延缓衰老的研究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扶正化瘀复方康寿饮延缓衰老的研究回顾李顺成,蒋文跃,王传社,李志新,王玉明,李燕燕历代医家及近年来研究均认为脏腑虚损尤其是脾肾两虚与衰老密切相关。但我们认为虚久必瘀,瘀又进一步促进虚损,虚与瘀相互影响加速衰老进程。为此我们提出了“正虚挟瘀是衰老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正> 血栓性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功能异常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实践发现,开封医专脑功能障碍研究等单位协作研制的智聪宝对脑血栓病,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搞清。本实验以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为诱聚剂,以血小板聚集率为观察指标,观察智聪宝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来证明智聪宝对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 EA 与 YC-花环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扶正方药——益气助阳、养血滋阴对正常小鼠腹腔Mφ、Fe、C_3b 受体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用 LACA 雄性健康小鼠。药物用黄芪、仙灵脾、当归和地黄,均为生药,购自北京药材公司,经本校生药教研室鉴定。黄仙、归地合剂分别由黄芪与仙灵脾、当归与地黄各按1 1重量比例混合。每毫升水煎剂含生药0.5或1g。单味煎剂按其在合剂中的含量制备。各组每只小鼠每日按12.5g/kg、25g/kg 生药,  相似文献   
9.
HLA-B51与中国北方汉族中的白塞氏病相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0例白塞氏病患者和100名无关健康人进行了HLA-A、-B、-C、-DR和-DQ抗原分型检测,并使用Lympho-B-Kwik分离出B-淋巴细胞进行HLA-DQ和-DR分型,用琼脂糖电泳,免疫固定等技术测定了Bf和C4同种异型。其中,55.83%(67/120)患者中检出HLA-B51,而对照组仅12%。X2和RR分别为45.54和9.27(P<0.0005).完全型组HLA-B51更为常见(62.79%);除患者组的C4AQ0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它的HLA抗原、Bf和C4同种异型无明显的组间差异。结果提示:某些内在因素,诸如免疫遗传背景(存在有与HLA-B51密切相关的BD易感基因)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验证“正虚挟瘀”是中医衰老的重要原因/机制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我们观察了补肾健脾化瘀方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连续四周灌服中药后,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L-2、红细胞清除自由基酶(SOD、CAT、GSH-Px)的活性以及肝脑的LPO含量。结果:老年小鼠IL-1、IL-2的产生以及SOD、CAT、GSH-Px的酶活性均明显低于青年小鼠,而肝脑产生的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增加。给药后,上述指标均可明显得到改善。结论:老年机体确为“虚”和“瘀”并存,进一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说明IL-2的产生能力降低除与T细胞本身有关外,还与巨噬细胞、自由基代谢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