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多病理表现;其中滑膜炎和软骨下骨髓黏液样变较肌腱端炎更能合理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FMS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148例FMS患者,观察疼痛诱发和加重因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和FMS其他主要症状,分析证候特征。结果 148例FMS患者中,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疼痛者分别占52.0%、48.6%和39.2%,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加重者分别占64.9%、49.3%和54.1%;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分别占11.5%、47.3%和41.2%;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轴部位疼痛分别占89.2%、88.5%、90.5%、86.5%和93.2%,其中,以背部、腰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和左肩胛带区疼痛较常见,分别占84.5%、81.8%、76.4%、75.0%和75.0%;重痛、酸痛和胀痛分别占69.6%、63.5%和52.7%。常见症状中,有疲劳、睡醒后仍觉疲乏、认知损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慢性头痛的患者分别占95.9%、91.2%、67.6%、88.5%、93.2%...  相似文献   
4.
阎小萍老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S)的核心病机为肾督阳气不足,风寒湿热诸邪深侵肾督;在防治方面重视“治未病”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未病先防,倡导扶助正气、精神恬淡,重视健康宣教;2)既病防变、防残,中药治疗以补肾强骨通络为主,根据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随证加减用药,防止AS患者发生目疾改变、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以及髋关节病变,防止关节畸形、致残,同时重视体育锻炼及非药物治疗;3)瘥后防复,恢复期患者注意调畅情志,饮食宜清淡,禁烟酒,定期门诊复诊,遵医嘱坚持服药,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病理表现为骨张力和强度降低,患者脆性骨折的风险增加[1]。在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2]。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后果是当骨质结构破坏到达一定程度,骨质由于脆弱而易于骨折,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3]。尿酸(uric acid,UA)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正常状态下的UA在血中为可溶性状态。当UA产生过多、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活动性AS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结果68例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中医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水平趋势为肾虚督寒证>邪及肝肺证>邪痹肢节证,但各证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V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邪及肝肺证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肾虚督寒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AS病变过程,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血清变化水平可作为AS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59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建明  阎小萍  王昊  罗薇  马骁 《中医杂志》2006,47(6):433-435
目的:探讨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共入选259例门诊和住院患者,予补肾强督方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如下疗效指标:患者健康综合评分(BAS-G)、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全身痛Likert四级评分、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医生总体评价、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药物安全性指标.结果:259例患者经用补肾强督方治疗6个月后,除枕墙距、颌柄距无明显改变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改善.259例患者均未出现血常规、尿常规改变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补肾强督方对AS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相当一部分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认为"风湿病"是西医学的名称,因为中医不称"风湿病",而称"痹病"。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关于中医"风湿病"的名称,自古有之。在中医文献中,凡提到"风湿"的,其含义有三:一是指病因;二是作为疾病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补肾强督方治疗30例符合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个月,于治疗前后检测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股骨粗隆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补肾强督方治疗后患者的骨密度有显著提高(腰椎P〈0.05、股骨颈P〈0.001、三角区P〈0.05、股骨粗隆P〈0.01);BGP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P1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ESR、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BASFI、BASDAI明显减少(P〈0.001);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补肾强督方可以调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3岁.主因"四肢关节肿痛反复发作2年伴右手震颤1个月余"由门诊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收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闪出现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关节、双踝关节对称性肿痛,于当地医院注射激素等药物(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症状短期缓解.后于河南郑州某医院诊断为:RA,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