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生理学课程理论抽象、实验操作复杂等特点,阐述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必然性。因生理学教学难度大、实验操作条件高,故着重介绍了问答式、讨论式、演绎式、归纳式、直观式等五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创新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通过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的实施,试图寻找解剖学科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实践结果证明:暑期学生徉开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肯定的促进作用,无凝将对21世纪素质教育产生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3.
《热带医学杂志》是自然科学期刊 ,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0 2 5 4 - 90 0X ,国内统一刊号为CN4 4 - 15 0 3/R。该刊由广东省寄生虫学会主办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和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承办的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传染病和流行病学医师、卫生防疫工作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报道上述各专业领域优秀的科研成果和临床 /现场经验 ,以及疾病控制、防治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阶段性结果。本刊为季刊 ,每季度第三个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恶性间皮瘤进行免疫组化的对比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在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对22例恶性间皮瘤和20例对照组腺癌组织进行EMA、CEA、CK、vimentin、间皮细胞(M-cell)等5种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阳性率分别为 M-cell 91%,CEA 9%,vimentin 73%,CK82%,EMA64%;而腺癌的阳性率为分别为M-cell5%,CEA 85%,vimentin 15%,CK100%,EMA 100%。结论 在恶性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M-cell和CEA是较理想的标记物,尤其是M-cell,CEA和vimentin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更具有价值。而在恶性间皮瘤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联合使用CK和EMA。  相似文献   
5.
α—地中海贫血种植前基因诊断妊娠成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种植前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例夫妇均为东南亚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经超排取卵、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及胚胎细胞活检,吸取的单个卵裂球采有针对α-SEA基因的gap-PCR引物和荧光探针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诊断,将诊断不致病的3个胚胎进行宫腔内移植。结果 胚胎移植后7击B超诊断单胎妊娠,18周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证实为不致病胎儿。结论 应用成熟的显微操作技术进行胚胎细胞活检,活检的单个儿裂球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诊断,获得国内首例α-地中海贫血胚胎种植前基因诊断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长抑制的作用。方法 利用质脂体转染法在培养的肝癌细胞中导入端粒酶突变体,并与维甲酸和人参皂甙对照,利用TRAP-银染方法对不同时期肝癌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并观察各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 在加入端粒酶突变体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出现明显凋亡现象,其作用效果与维甲酸基本相同。结论 端粒酶突变体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抗疟原虫药物已经被报道 ,代号G2 5的这种药物可以阻止红内期的疟原虫构建它的细胞壁。在体外和猴 (Owlmonkeys)体内的实验显示它和奎宁相比有显著的活性和相对低的毒性[1] 。第一个对自然感染的恶性疟原虫有明显保护作用的红细胞前期疫苗是RTS ,S。据报道在冈比亚 ,该疫苗与新型佐剂ASO2合用 ,对那些免疫不完全的恶性疟原虫感染者部分有效。保护作用是部分而且短时的 ,但是这种疫苗在低度流行区域或低传播季节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 ] 。WHO已将Coartem ,一种青蒿素和非青蒿素混合物 (蒿甲醚 / )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种植前基因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 1例夫妇均为东南亚缺失型α 地中海贫血携带者 ,经超排取卵、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及胚胎细胞活检 ,吸取的单个卵裂球采用针对α SEA基因的 gap PCR引物和荧光探针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诊断 ,将诊断为不致病的 3个胚胎进行宫腔内移植。【结果】胚胎移植后 7周B超诊断单胎妊娠 ,18周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证实为不致病胎儿。【结论】应用成熟的显微操作技术进行胚胎细胞活检 ,活检的单个卵裂球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诊断 ,获得国内首例α 地中海贫血胚胎种植前基因诊断后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10年来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①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平均年龄40.8岁,其中大部分(占82%,18/22)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醛固酮瘤)。醛固酮瘤瘤细胞主要为所谓的杂交细胞和类似于束状带细胞的瘤细胞,见个别核大甚至怪异的细胞;除1例外,其余均小于2.0cm.②10例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平均年龄25.7岁,其中7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占70%,7/10),皮质增生细胞主要为浅染富含脂质的细胞和少脂质的致密细胞。③12例无功能性皮质病变,平均年龄60.0岁,其中9例为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占75%,9/12)。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均大于2.0cm,除l例嗜酸性腺瘤外,8例无功能性腺瘤的瘤细胞类似正常的皮质细胞,间变性不明显。结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瘤细胞间变程度是区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由单侧皮质腺瘤引起,而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多由双侧皮质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汉族IgA肾病患者FcαR1基因5′端调控及UTR区SNPs及其单倍型与我国南方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266例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患者血样,提取基因组DNA。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鉴定基因型,每3~6个月查尿蛋白、血肌酐及其他指标随访,以血肌酐浓度比基础值升高1倍以上或死亡作为随访终点。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各位点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肾功能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该区域单倍型对及-27、56位点多态性与肾功能进展显著相关;(2)-27位点基因型TC与TT比较差异显著(P=0.003);56位点基因型CC与TT比较,P=0.011;单倍型对TCC/CTC与TTT/TTT比较,P=0.000。结论FcαR1基因第一外显子C56T多态位点基因型与我国南方IgAN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