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X)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包含飞 《医学信息》2005,18(5):420-424
本文从联结度演化的角度描述了人工智能各种知识表达的关系。还讨论了人工智能领域(AI)和数学领域旷日持久的哲学争论与生物医学知识整合论(BMKI)在生物医学知识属性探讨中发现、提出和得出的一系列讨论或结论的同源性、对应性、互析(晰)性。并首次提出如下新概念:准无穷概念及其在理性与非理性相互转化中的作用;准物理性知识概念及其对物理系统的开放性、不可确定性的依附性;“大或空闻”概念及其与科学联想的关系等。笔者相信在生物医学信息学(BMI)的知识工程学的发展中,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靶向测序技术探索川崎病(KD)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易感基因,筛选KD高危人群。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90例KD患儿,其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33例、敏感151例,以及99例健康儿童。采集外周静脉血全基因组DNA,采用靶向捕获测序技术,分析比较基因差异位点。结果 KD患儿和健康儿童之间FCGR3A(rs77144485)、IL15RA(rs2228059)、IL-6(rs13306435)基因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无反应和敏感KD患儿之间,在位于IL-2RB、IL-24、BMPR1A、GZMB、KDR、KIR2DS4、CARD11、CHUK等基因区域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靶向捕获测序技术初步筛选出IL-2RB、IL-24、BMPR 1 A、GZMB、KDR、KIR 2 DS 4、CARD 11、CHUK等KD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为了提升排卵(LH)快速测试笔(乳胶法)的抗溢流性能。方法通过加高测试笔的下盖中的胫的高度,来提升其抗溢流的性能。结果下盖胫高度加高后的测试笔的抗溢流性能能够得到很显著的提升。结论通过下盖胫高度的改良,提升了测试笔对于因错误操作导致溢流的抵御能力,避免了部分客户错误操作引起溢流从而导致的错误判读结果。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不溶性微粒的定义、分类、危害、来源及控制,列举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冠脉支架产品的不溶性微粒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的去屑临床功效。方法:选择46例头屑过多受试者,通过比较使用前、使用2周和4周后受试者头屑、油脂、马拉色菌菌落变化,以评价5%艾叶去屑方的去屑效果,同时进行受试者自我评估。结果:与使用前相比,使用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后,头屑平均分值、平均油脂量、平均马拉色菌菌落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使用4周后比2周后下降更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且受试者自我评估改善明显。结论:含5%艾叶去屑方的香波和护发素具有显著的去屑作用。  相似文献   
8.
薜荔是桑科榕属植物薜荔Ficus pumila L.的茎、叶,又名木莲、爬墙虎、风不动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可祛风除湿,通血活络,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泻痢、水肿、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咽喉肿痛、睾丸炎、漆疮、痈疮肿毒等。药理研究显示,薜荔有抗菌、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诱导、抗炎镇痛、驱蛔虫等活性。笔者对薜荔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针对支架手术中再狭窄而采用的几种金属支架表面改性的方法与可降解医用高分子支架的发展、研究现状,其中包括对目前常用的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进行了概述,以及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可降解支架的支撑力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对灌胃给予大鼠降香总黄酮后,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和Ⅱ相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酶水解的方法将Ⅱ相代谢产物水解为原型形式,以HPLC-DAD和HPLC-MS技术进行样品分析,采用对照品对照的方法,在水解前、后的生物样品中分别定性分析了18个黄酮类成分.结果表明大鼠灌胃降香总黄酮后,黄酮类成分在体内发生了Ⅱ相代谢反应,药物在体内同时存在原型和Ⅱ相代谢产物两种形式,Ⅱ相代谢产物又以硫酸酯结合物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