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2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这为维持机体正常造血提供了基本条件。整个血细胞的生长过程,受到造血微环境和各种因子的影响和调节,其中造血生长因子(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HGFs)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HGFs及其受体在急性白血病发病学和治疗学中的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2.
198 5年 ,我所于体外研究证明 ,全反式维A酸(ATRA)可以诱导HL - 6 0及新鲜APL细胞向终末成熟细胞分化。 1986年我所在国际上首先应用ATRA治疗APL 2 4例 ,2 3例取得完全缓解 (CR)。该结果发表在Blood(1988,72 :5 6 7) ,并在以后的年代里 ,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证实。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 ,APL用ATRA与化疗合理组合治疗 ,CR率可提高到90 %~ 95 % [1] 。我所已在 1999年总结了临床应用的十年经验[2 ] 。ATRA虽可明显提高APL的CR率 ,但容易产生耐药和复发 ,1994年我所与哈医大合作 ,研究了氧化砷治…  相似文献   
3.
临床血液病的诊断须以临床资料(病史、症状、体征)为基础,再借助于辅助检查(检验、影像、病理)的结果,通过医师的积极思维,最终得出可靠的诊断。因此,实验室检查是血液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检查一般可分为常用实验和现代实验两部分,根据临床需求将两部分实验紧密结合应用,才能对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做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有密切联系,现综述bcl-2基因在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着重闸释bcl-2基因的断裂重排方式及检测方法,希望能借助更为敏感和特异的重排检测手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环腺苷酸(cAMP)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第二信使,其含量取决于影响其合成与降解的多种酶与蛋白质的活性.cAMP途径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本文就cAMP信号途径以及该途径所影响的部分转录因子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应用定量ELISA检测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发现初发患者SS-DNA抗体阳性率升高(P<0.05),ds-DNA抗体阳性率正常(p>0.05);处于活动期和缓解期两组患者的ss-DNA和ds-DNA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初发患者ACA-IgA、IgG或IgM阳性率均近似正常对照(p>0.05),而ACA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后,ACA总阳性率降低(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CIC水平和CIC增高率均大于正常对照(P<0.01),并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5)、但维甲酸治疗对CIC水平和增高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国产发色底物S-2238建立了肝素辅因子Ⅱ(Heparin cofactor Ⅱ,HC-Ⅱ)的检测方法,并测定了正常人及肝硬化、肝癌、慢活肝、急黄肝、尿毒症、DVT、AMI患者的HC-Ⅱ活性,结果除DVT外,其余各组HC-Ⅱ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01)。本文尚对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免疫磁珠法分离白血病转基因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离转基因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运用针对小鼠干细胞表面特异表达的干细胞抗原 1(stemcellantigen 1,Sca 1)的单克隆抗体和包被于磁颗粒表面的第二抗体 ,采用磁吸附细胞分选方法 (MACS )分离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 ,用流式细胞术 (FACS )检测MACS分离后骨髓细胞中干细胞 (Sca 1阳性细胞 )比例 ,监测细胞分选效果。结果显示MACS分离后骨髓细胞中Sca 1阳性细胞所占比例达 85 %以上 ,涂片观察发现细胞组成和细胞形态学特征与FACS所得结果一致。MACS可以从转基因小鼠全骨髓细胞中分离出Sca 1阳性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细胞纯度可达 85 %以上。  相似文献   
9.
CPP-SOM整合cDNA基因芯片平台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转录组水平全面迅速地了解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的分子机理 ,以及寻找潜在的治疗靶标。方法 通过建立基因芯片平台 ,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来源的 NB4细胞分化作为模型 ,并应用自主开发的自组织图结合成分平面展示 (componentplane presentation integrated self-organizing map,CPP- SOM)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建立的 c DNA芯片共有 12 6 30条克隆 ,其中已知基因 94 36条。应用该芯片进行实验 ,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CPP- SOM不仅可以将功能相关的基因进行聚类 ,而且可以动态性地从全基因组水平观察药物作用过程中基因的表达变化。结论 我们建立的芯片平台是稳定、可靠的技术平台 ,CPP- SOM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芯片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TNF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国胜  吴文 《免疫学杂志》1993,9(4):250-254
1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自病患者血清TNF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而经RA诱导分化治疗中期及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时相的外周白细胞浆内TNF平均水平及正常对照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前及治疗中期胞浆TNF活性升高率明显高于治疗后或正常对照(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NF活性水平与外周血WBC总数或骨髓GM-CFU无明显相关,而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