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吡喹酮治疗102例囊虫病患者。脑型70例,其中68例有皮下结节并存;单纯皮肤肌肉型32例。结果表明:①本品对囊虫皮肤肌肉结节具有良效,治疗后2~34月获得随访的52例中,29例结节完全消退,22例结节明显减少,另1例结节反见增多。②对20例脑型患者治疗后随访2~34月,有癫痫症状的13例中,4例癫痫未再发作,8例癫痫发作减少,1例未愈。其中5例颅脑计算机体层扫描(CT)有相应的改善。3例颅内高压型颅内压均降至正常,4例无症状型中3例情况依然良好;1例出现失语。③37例颅脑CT的阳性表现可分为7种类型。CT对诊断及随访疗效有相当价值。④副作用多为暂时性。作者强调指出脑型患者应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美国占癌症死因之第四位。在CBT(全身CT)和灰谱超声问世之前,胰腺一直被认为是难以直接检查之脏器。常规X 线检查方法仅能为胰腺病变的诊断提供间接的证据,敏感性低,而有赖剖腹探查。CBT、超声、ERCP(经内腔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PTC 等技术的应用开创了胰腺检查的新途径,胰腺病变诊断准确率提高到83-94%。随细针穿刺技术的应用,胰腺穿刺吸取活检,可避免手术探查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和一些并发症。下面侧重介绍几个新的显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132例癫痫患者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32例癫痫患者作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并与脑电图作了比较。CT正常的共60例,异常共72例(54.5%),疑为脑瘤者共36例(27.3%),显示脑萎缩的14例(10.5%)。原发性癫痫的CT绝大多数是正常的,而脑电图则大部显示异常。其余的发作类型中,脑电图虽有异常,但不能定性,CT能显示脑部病变的性质,如占位性病变,脑萎缩、基底节钙化等,因此对癫痫的病因诊断来说,CT为一种很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
胃嗜酸粒细胞肉芽肿是临床上罕见的病变。1937年Kaijser首先报告第一例后,国外陆续有零星报导。国内仅见二例报告。本病难于确诊,在消化道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常需包括本病。因此,我们将近二年内所见4例摘要报导于下,并作讨论,供同道们参考。病例报告例1:成××,住院号152926,男性,58岁,工人。病人上腹疼痛,反复发作11月,有节律性,多在餐后二小时发生及后半夜空腹时发作,服胃必舒可好转。无泛酸、恶心、呕吐,胃纳良好,无吞咽困难,无消瘦。胃肠X线及气腹造影检查报告为贲门癌。以  相似文献   
5.
分析200例幕上脑外伤的脑血管造影诊断,认为绝大多数可较准确定出各型血肿和脑挫裂伤的部位,但较难区别部分前、中颅凹和枕部的脑内外血肿、脑挫裂伤与脑内血肿,大多数混合性血肿和多发性脑外伤难以全面的定性诊断。指出见颅骨骨折有利于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定位,用斜位脑血管造影、增加每次造影拍片张数、选择性颈内外动脉造影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为13岁女孩,住院号184448,因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反复发作1年余,左侧肢体无力、麻木半月,于1982年4月30日入院。患者于1980年秋起有头痛发作,某日扫地时突然倒地,二眼上翻,口吐白沫,双手强直,约2~3分钟后缓解。后又同样发作多次,间歇期无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予以苯妥因纳治疗,症状缓解。至1982年3月中旬,出现两下肢不自主抖动,以左侧为甚,伴左上肢麻木,约  相似文献   
7.
早期胃癌的X线-病理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日本内窥镜学会在1962年首先提出的,其定义是指癌肿浸润仅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尽管这个定义有不足之处,例如未考虑癌肿浸润的范围、深度和有否淋巴结转移,但目前仍为大多数X线、内窥镜及胃肠病学医师所接受。本文的早期胃癌亦按此标准加以确定。为了提高对早期胃癌X线诊断的认识和检查技术水平,我们对近  相似文献   
8.
胃部双重造影对胃部某些病变的检查,特别是早期胃癌的诊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但国内尚缺少专用于胃双重造影的钡剂。六年来我们已试制成两种胃双重造影钡剂——华山200型钡剂(简称Ⅰ号)和医工-78型钡剂(简称Ⅱ号),经过四千余次的临床使用,效果比较满意(也可用于食管和结肠双重造影)。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能和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3年起至1976年底用国产穿刺针、导管和导芯作选择性肾动脉造影55例,现将其方法、指征、并发症及正常之肾动脉造影图介绍如下:一、造影方法(一)造影器械:1.带针芯穿刺针,2.钢丝导芯,3.导管,4.血管扩张器。(二)术前准备:1.手术前晚灌肠或服大黄排便;2.普鲁卡因和泛影葡胺的过敏试验;3.穿刺部位的皮肤准备;4.药物准备:76%泛影葡胺40毫升,生理盐水250毫升,肝素12500单位,1%普鲁卡因10毫升。(三)造影操作方法:常在腹股沟部穿刺股动脉,局麻下将穿  相似文献   
10.
将两组双重造影用钡剂作体内、外对比,发现粗而不匀型钡剂优于细而均匀型钡剂。前者具有下列特点:(1)大而不规则的钡粒易于沉积在胃小沟内,使X线片上胃小区和胃小沟显示得更加清晰。(2)电泳速率高,故不易絮凝。(3)粘度明显低于含同样附加成分的细而均匀型钡剂,因此当其浓度高达250%(W/V)时,其流动性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