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3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30篇
内科学   419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432篇
综合类   1494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562篇
  2篇
中国医学   4408篇
肿瘤学   191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各地在腊八节有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的习俗。这些特色美食,有些制作复杂,有些具有地域特点,未必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如果将这些传统美食进行改良,就能制成简单美味、适合大众的冬季养生药膳。  相似文献   
2.
零食陪伴了很多人的成长,是童年中不可抹去的甜蜜回忆。即使长大成人,不少人还是割舍不下美味的零食。加班时的夜宵、开会间隙的茶歇、朋友聚会的必备品……如今,零食的功能已经从原先补充一日三顿正餐的营养不足,进化发展至附着了社交、娱乐、休闲等多重属性。可是零食应该如何挑选,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合适呢?  相似文献   
3.
<正>何某,女,68岁。初诊日期:2018年11月1日。患者于2018年8月确诊为弥漫性脑胶质瘤(WHOⅣ级,IDH1野生型),行放疗加替莫唑胺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求治于徐教授。刻诊:患者轮椅推入,嗜睡,短期记忆力减退;口干口苦,头痛,畏寒怕冷;胃纳差,便秘,夜寐欠安;舌红、苔少,脉滑。辨证:瘀毒阻滞络脉,阴阳两亏;治法:益气化瘀通络,滋阴温阳,软坚散结;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处方:生黄芪50 g,当归9 g,地龙9 g,川芎15 g,桃仁12 g,石见穿30 g,天葵子30 g,北沙参30 g,淫羊藿15 g,川牛膝12 g,泽泻30 g,天麻9 g,钩藤18 g,瓜蒌仁30 g,鸡内金12 g,瘪桃干15 g,山茱萸15 g。复诊:患者服药1个月后,步入病房;口干口苦、时有烘热、头痛、畏寒均有缓解,记忆力改善;纳食增加,夜寐汗出,二便调;舌、脉同前。前方改生黄芪60 g、当归12 g、瘪桃干30 g、川牛膝30 g,加蛇六谷30 g、生地黄30 g、天冬15 g、麦冬15 g、知母15 g、黄柏9 g、牡丹皮15 g、地骨皮9 g。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上海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3—12月收集上海市4个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51例,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样,分析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 6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11/651,32.41%)、痰瘀互结证(156/651,23.97%)、肝火亢盛证(154/651,23.66%)、肾气亏虚证(130/651,19.97%)。不同证型间男女比例不同(P0.01),男性患者肝火亢盛证(87/285,30.53%)为主要证型,女性患者阴虚阳亢证(135/366,36.89%)为主要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依次为CC(329/651,50.54%), GC(280/651,43.01%),GG(42/651,6.45%)。不同证型之间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P=0.005),痰瘀互结证GC型为主要基因型,其余证型CC型为主要基因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C型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6.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 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淋巴管作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调节机体体液稳态,协助免疫监视和肠道脂质吸收等重要作用。淋巴管新生是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维持脉管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的重要手段,淋巴管新生调控对于防治肿瘤、心血管等诸多疾病有着潜在的临床转化意义;淋巴回流功能则与关节炎症等疾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循环系统中,相较于中医药调控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对于淋巴管的研究则明显相对滞后。本文从中医药作用于淋巴管新生及回流功能角度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